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
亦知二者古难并,到得九江吾事足。
庐山偃蹇坐吾前,螃蟹郭索来酒边。
持螯把酒与山对,世无此乐三百年。
时人爱画陶靖节,菊绕东篱手亲折。
何如更画我持螯,共对庐山作三绝。
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
亦知二者古难并,到得九江吾事足。
庐山偃蹇坐吾前,螃蟹郭索来酒边。
持螯把酒与山对,世无此乐三百年。
时人爱画陶靖节,菊绕东篱手亲折。
何如更画我持螯,共对庐山作三绝。
这首宋代诗人徐似道的《游庐山得蟹》描绘了作者在庐山游玩时的惬意享受。首句“不到庐山辜负目”表达了对庐山美景的期待和欣赏,暗示庐山之行的视觉满足。次句“不食螃蟹辜负腹”则强调了美食的乐趣,尤其是品尝螃蟹的满足感。
“亦知二者古难并”进一步点明了美景与美食难得兼得,但诗人却在此时得以同时体验,感到十分幸运。“到得九江吾事足”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情境的满足,认为能在此处欣赏庐山并享用美食已经足够。
接下来的四句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庐山的雄姿和螃蟹的鲜美:“庐山偃蹇坐吾前,螃蟹郭索来酒边”,形象地刻画了山与蟹相伴的欢乐画面。诗人手持螃蟹,举杯对山,感叹这样的乐趣三百年难得一见。
最后两句,诗人将自己与陶渊明相比,后者以画菊闻名,而诗人则更愿意被画作持螯对山的场景,共享这种与自然和美食相融的快乐,表达了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庐山蟹宴的喜爱,以及对艺术表现形式的个性化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轻松愉快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美食和谐共处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庐山蟹宴的独特记忆。
忧思来中,解之以书书不通。
郎且绝意倚酒卮,洒泪相将帐为篷。
漏刻何心悬悬空,灯花何事等等红。
我在何处问天公,塞上中原一残丛。
暧暧阵云湿夜风,二地机声笛声同。
友人聊聊谓我庸,庸未可憔友亦云。
我亦闻大抵局局麻耶纸,奈何奈何不得已。
都是截情成苏李,明妃马背辞帝里。
绿珠楼下随石氏,居士闻之大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