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黄摄之》
《挽黄摄之》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柳坡渡口熟黄梅,正好尝酸去不回。

月落恰当花落候,钟声还被鼓声催。

身随白业归乡井,头戴黄冠上夜台。

净埽庭前晒经石,迟君于此曝龙腮。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的送别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哀悼之情与自然景色的融合。

首句“柳坡渡口熟黄梅”,以“熟黄梅”点明时节,暗示了离别的氛围。黄梅季节,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忧伤,渡口边的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也在为逝者惋惜。

“正好尝酸去不回”一句,既指出了离别时的酸楚,也暗含了对逝者的不舍与怀念。离别是苦涩的,一旦离去,便再无回头之日。

“月落恰当花落候,钟声还被鼓声催。”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哀愁。月落花谢,象征着生命的终结,而钟声与鼓声交织,既是时间的流逝,也是对逝者的悼念。钟声悠长,鼓声沉重,它们共同构成了送别仪式的背景音乐,增添了哀伤的氛围。

“身随白业归乡井,头戴黄冠上夜台。”这里描述了逝者归乡的过程,身随白业(可能指的是白色的棺材)回到故乡,头戴黄冠(佛教僧侣的标志),表明逝者已踏入另一个世界。这一句表达了对逝者的尊重与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对佛教信仰的理解和接受。

“净埽庭前晒经石,迟君于此曝龙腮。”最后两句描绘了后人在逝者墓前的祭奠活动。清扫庭院,晾晒佛经石,这些动作充满了宗教色彩,体现了对逝者的纪念与信仰的延续。而“曝龙腮”可能是指在墓前摆放供品,供品上的龙腮寓意吉祥,寄托了生者对逝者的祝福与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仪式活动的描写,深刻地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以及对生命、死亡、信仰的思考。它不仅是一首悼亡诗,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让人在缅怀中感受到生命的庄严与美好。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七星墩山村午后散步

缓步到林坰,前山入望青。

牛羊眠草岸,鹅鸭浴沙汀。

老树根为榻,秋萝蔓作亭。

晚风来更好,时带野花馨。

(0)

鹧鸪天.报载六月三日宝山邵慰祖于赴宁波舟中投海死,留遗诗三联,中有云:前程放眼如长夜,往事回头等逝波。余诵而悲之,为足成此词

谁向西风护败荷。愁红怨绿梦中过。

前程放眼如长夜,往事回头等逝波。

山欲睡,水添涡。不成沈醉已蹉跎。

刹那中有无穷世,且拨寒灰付放歌。

(0)

如梦令.乐事难逢,好春将老,自怜身世,黯然销魂

门内愁人深处。门外韶华无据。

数日漾晴光,尽把好春催去。难驻。难驻。

苦劝东风留住。

(0)

琐窗寒.春寒,用王圣与韵

料峭东风,廉纤细雨,落梅飞尽。

单衣,恻恻,再整金猊香烬。

误千红、试妆较迟,故园不似清明近。

但满庭柳色,柔丝羞舞,淡黄犹凝。芳景。还重省。

向薄晓窥帘,嫩阴欹枕。桐花渐老,已作一番风信。

又看看、绿遍西湖,早催塞北归雁影。

等归时、为带将归,并带江南恨。

(0)

惜红衣.丙午八月叔问营樵风别墅成,与沤尹造访,徘徊庭间,新月晚烟,光景可念。今年丛桂再华,昌绶方感秋卧病,沤尹独游吴中,因话鄙生,海滨索居无憀状,各赋佳什见寄。会有都门之行,不获面别,辄依韵奉和,为异日相思之资。凭楮依黯,不可为怀

掩冉芳时,侵寻去日,病慵无力。

梦恋乡程,湖波酽秋碧。

鸥眠未稳,还又逐、天涯征客。萧瑟。

愁赋庾郎,共吟湘累息。鸣镳绮陌。

唤酒铜街,惊烽黯尘藉。觚棱侧望旧国。雁绳北。

便欲泛槎星汉,略记昔游重历。

更翠微无恙,凝盼隔城山色。

(0)

北固楼

北固横江尽,东南第一州。

六朝都在望,回首倦登楼。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