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花香种出昌州,烂熳春风秉烛游。
白堕飞觞初倒瓮,红笺押字各分阄。
山为醒石何妨醉,鸟劝提壶不用糺。
日暮相期人不至,酒酣当座擘箜篌。
名花香种出昌州,烂熳春风秉烛游。
白堕飞觞初倒瓮,红笺押字各分阄。
山为醒石何妨醉,鸟劝提壶不用糺。
日暮相期人不至,酒酣当座擘箜篌。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日里的海棠花宴,充满了浓厚的文人雅趣与自然之乐。首句“名花香种出昌州”以“名花”点明主题,昌州之地,名花盛开,香气扑鼻,引人入胜。接着“烂熳春风秉烛游”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春风拂面、灯火阑珊的夜晚,众人在花下举烛而行,享受着春夜的美好。
“白堕飞觞初倒瓮”描绘了宴会上畅饮的情景,白堕酒(一种美酒)被倒入酒瓮,众人举杯畅饮,气氛热烈。紧接着“红笺押字各分阄”,则展现了文人间的雅兴,他们用红色的纸片写下诗句或题字,进行游戏,增添了几分文采飞扬的趣味。
“山为醒石何妨醉,鸟劝提壶不用糺”两句,诗人以山石和鸟儿的视角,表达了对饮酒的豁达态度,山石虽醒,不妨随性而醉;鸟儿以提壶的方式劝酒,却无需拘泥于礼节,体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饮酒时的轻松自在。
最后,“日暮相期人不至,酒酣当座擘箜篌”描绘了一幅日落时分,众人期待的朋友未至,但酒已酣畅,有人甚至在座位上弹奏起箜篌的场景。这不仅表现了友情的深厚,也体现了诗人面对等待时的洒脱与乐观,即使朋友未至,也能在酒宴中找到乐趣,甚至自得其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末期文人聚会的场景,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与生活的热爱,充满了诗意与生活情趣。
坐久日将落,窗前云欲平。
倦游淹岁月,旅闷等坻京。
已谢长杨赋,犹怀古剑行。
拥炉虽有味,琢句苦难成。
一笑逢吾友,诸方旧著名。
景山惭绝膑,击节愧深耕。
奥妙穷三际,坚刚敌万兵。
谁知俯冬杪,顿觉得春荣。
缱绻桑榆恨,间关儿女情。
金篦何足道,闇室斗光明。
清晨得君书,远意来吴中。
开缄一见面,顿觉百虑空。
书词若萧屑,怪我情不通。
我岂逐物者,君亦如冥鸿。
便当永相忘,何计騧与骢。
闻君奋钤槌,喝下分华戎。
晚鱼会千指,一一麻中蓬。
朝参月破牖,暮请灯在笼。
坐令万折异,沛然俱向东。
缘契乃如此,想见圭璧丛。
胡为特垂手,千里寻庞公。
庞公无伎俩,只这是家风。
复如多闻师,亦在兜率宫。
人间最胜处,何必颜如童。
会当谢朝谒,烂漫游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