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江南望见脩门,灵鼓声沈蕙捲樽。
五日长蛟虚望祭,九关彫虎枉招魂。
兰苕猎翠凄寒露,枫叶摇丹啸暝猿。
贾谊扬生成感后,沈沙投阁两衔冤。
楚江南望见脩门,灵鼓声沈蕙捲樽。
五日长蛟虚望祭,九关彫虎枉招魂。
兰苕猎翠凄寒露,枫叶摇丹啸暝猿。
贾谊扬生成感后,沈沙投阁两衔冤。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祁的作品,名为《屈原祠》。全诗以楚国古贤屈原为主题,通过对屈原墓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屈原忠诚节操和高洁品格的赞美之情。
首句“楚江南望见脩门”中的“脩门”,即是指屈原的祠堂。这里通过“楚江南望”的视角,使读者与诗人一同站在江南岸边,遥望着那座屈原祠,设定了整个画面。
接下来的“灵鼓声沈蕙捲樽”则是对屈原墓前祭祀活动的描写。灵鼓,即神圣之鼓,象征着祭祀时的庄严与肃穆。沈蕙捲樽,则形容祭品摆放得整齐有序,显示了对屈原崇敬之情。
“五日长蛟虚望祭”中的“五日”,可能是指每月初五进行的祭祀活动,而“长蛟”则是传说中龙的幼小形态,象征着屈原的高洁品格与英灵。诗人通过这种神秘的元素,强化了对屈原超凡脱俗的一种想象。
“九关彫虎枉招魂”,这里的“九关”可能指的是楚国的地理特征或是祭祀时的某种礼仪,而“彫虎”则是传说中守护墓地的猛兽,形容其威武。诗人通过这种描写,使屈原祠显得庄严而神秘。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兰苕猎翠凄寒露,枫叶摇丹啸暝猿”,“兰苕”、“枫叶”都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而“凄寒露”和“啸暝猿”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神秘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些描写,传达了屈原墓地在秋夜中的寂静与肃穆。
最后两句,“贾谊扬生成感后,沈沙投阁两衔冤”,则是对历史人物贾谊的赞颂。诗人提及贾谊“成生成”之举,即其忠诚不渝的品格,并通过“沈沙投阁两衔冤”的形象,表达了贾谊遭遇的不幸与委屈,以及对他的同情和尊崇。
整首诗通过对屈原祠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赞颂,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对忠诚节操的一种颂扬。
接平泉玻璃万顷,旧开丞相花墅。
角巾曾咏澄江练,渌净执经堂户。
春申浦、记芳草,裙腰晒遍斜阳罟。
昔游佳处,但一著低回,水边林际,历历尽堪数。
曲江宴,忽漫绾人簪组,朱轮来往公府。
冰衔小署诗人字,臣本张溪渔父。
教画取、画叶叶,蜻蛉欸乃摇轻橹。
待持竿缕,把卅载忘机,临渊心事,细向惠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