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沙溪口望梨山》
《沙溪口望梨山》全文
宋 / 朱松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众山如连环,平野忽呀口。

孤峰插深云,气压万培塿。

区区何足杰,落落终自负。

我行清溪曲,鹤立倚筇久。

拂衣竟何时,尘土坐自垢。

长梯弄玉井,奇字窥岣嵝。

心知不能去,照水颜甲厚。

永怀山中人,独立谁与友。

神交解此意,长啸震林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沙溪口远眺梨山的壮丽景象,以及内心深处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开篇以“众山如连环,平野忽呀口”描绘出群山环绕、平原开阔的辽阔景象,接着“孤峰插深云,气压万培塿”则聚焦于那座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的孤峰,气势磅礴,仿佛能压倒周围的山丘。

“区区何足杰,落落终自负”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物的赞叹和自豪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我行清溪曲,鹤立倚筇久”则是诗人亲自步入自然,与山川共处的生动写照,他如同一只鹤般独立于山间,手持竹杖,久久凝视着眼前的美景。

“拂衣竟何时,尘土坐自垢”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回归自然生活的渴望,但又无奈于现实的束缚。“长梯弄玉井,奇字窥岣嵝”则通过具体的行动和探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奥秘的追求和好奇。“心知不能去,照水颜甲厚”表达了诗人虽然向往自由,但现实的羁绊让他无法真正实现这一愿望,只能在水中映照自己的面容,感受内心的厚重。

最后,“永怀山中人,独立谁与友。神交解此意,长啸震林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与自然界的深层交流和共鸣。他渴望与山中的隐士为友,通过心灵的沟通理解彼此,甚至在大自然中释放出震撼人心的长啸,与山林融为一体。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现实束缚的反思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朱松

朱松
朝代:宋

朱松(1097一1143)字乔年,号韦斋,朱熹之父,祖籍徐州府萧县人,宋绍圣四年生于徽州婺源(江西婺源),宋绍兴十三年卒于建州城南环溪,葬于崇安五夫里,享年四十六。宋重和元年戊戌登进士,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世称吏部郎府君,赠通议大夫,封粤国公,谥献靖祀入圣庙。后因极力反对权相秦桧议和,贬任江西饶州知州(治今鄱阳),未至任病逝。
猜你喜欢

上元夜看烟火有感·其二

放来烟火十三层,彻夜喧阗斗綵灯;

牵著老夫垂一泪,故园□炮正飞腾。

(0)

秋风曲

砑光舞罢群花死,一夕凉风生殿里;

吹来天地不平声,万古愁心都唤起。

茂陵词客擅风流,坐对商飙伤白头;

人间弱水三千里,天上明星十二楼。

楼高人远看不见,倏忽繁华去如箭;

赵女前宵换舞衣,班姬此夜悲团扇。

宠移爱夺总伤情,枕簟凄凉梦未成;

题来红叶千行字,拨得商弦第一声。

飘零几度伤捐弃,玉貌逢秋半憔悴;

陌上垂杨儿女怨,汉南枯树英雄泪。

英雄儿女去悠悠,一度秋来一度愁;

五更雨散黄牛峡,半夜寒生白鹭洲。

凄凄切切几倾耳,月落乌啼半江水;

凤凰楼上叫哀鸿,蟋蟀堂前飞燕子。

燕子哀鸿相背飞,肠断边城未寄衣;

北地关山征士笛,西方刀尺美人机。

天涯回首同摇落,骚客年年苦飘泊;

醉墨曾惊吐白凰,狂歌直欲碎黄鹤。

赋就秋声无限悲,可怜风雨恼人思;

鲈鱼蒪菜江南味,白发黄花九日诗。

唯有陶公独行乐,携杖自采东篱菊;

一杯在手万缘空,那管秋风破茅屋。

(0)

到鹿津观水陆清醮普度·其三

狼藉杯盘等布金,给孤园里肉成林。

不知一例谈功德,可有慈乌反哺心。

(0)

再叠前韵留别沧洲·其二

君如苏学士,我比释参寥。

旧雨春前树,归心剥后蕉。

乾坤双鬓老,湖海一身遥。

此去逢河叟,关门学纬萧。

(0)

羁恨二首·其二

孤竹羞周粟,余怀胡不然。

暂将吞炭恨,并作茹荼怜!

一匕分毡雪,三杯酌乳泉。

终当从辟谷,岂羡赤松仙!

(0)

北回示将吏

利钝宁能料,孤军又北回。

同仇计左矣,遗老思深哉!

破斧烝徒义,持筹参佐才。

古来忠孝事,天地每相哀!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