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基擅岩壑,虚馆择其尤。
丹甍煜孤飞,灵景邈四周。
山高晴若阴,洞寒夏如秋。
锦幄槛花发,玉环渠水流。
闲卧真吏隐,乍登乃仙游。
居之宜民思,毋为兹宇羞。
越基擅岩壑,虚馆择其尤。
丹甍煜孤飞,灵景邈四周。
山高晴若阴,洞寒夏如秋。
锦幄槛花发,玉环渠水流。
闲卧真吏隐,乍登乃仙游。
居之宜民思,毋为兹宇羞。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仙境般的居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隐逸于山林之中的心境和情感。
"越基擅岩壑,虚馆择其尤"一句,讲述了诗人在群山之间寻找最为幽静的岩洞作为居所,这里“基”指山脚,“擅”是选择,“岩壑”则是山中的洞穴和危岩,而“虚馆”则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丹甍煜孤飞,灵景邈四周"中,“丹甍”形容岩石之红润而坚固,“煜”字表达了阳光照耀下的温暖与明亮,而“灵景”则指神奇美丽的景致,这两句展现了一幅山中独特、神秘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接下来的"山高晴若阴,洞寒夏如秋",通过对比山上天气变化与洞中的恒温,突出了自然界的奇妙和诗人所居之地的特别。这里“晴”指晴朗的天气,“阴”则是云雾缭绕,而“洞寒”则形容洞穴中凉爽如秋。
"锦幄槛花发,玉环渠水流"一句,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居所的美丽。这里“锦幄”指的是布满花纹的帐幕,而“玉环”则形容清澈见底的溪流,两者交织出了一幅生动的山中生活图景。
"闲卧真吏隐,乍登乃仙游"一句,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界中的自由自在,“闲卧”意味着悠然自得,而“真吏”则是对隐逸之人的美称。这里的“乍登”指的是偶尔攀登,而“乃仙游”则暗示了一种超脱凡尘、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最后,"居之宜民思,毋为兹宇羞"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自信和赞美。这里的“宜民思”意味着人们应当追求这样的生活,而“毋为兹宇羞”则是说对这样一处仙境般的居所,不应有任何羞愧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居所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以及他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忆昨炎正中不融,元帅仗钺临山东。
万方嗷嗷叫上帝,黄屋已照睢阳宫。
呜呼吾君天所立,岂料四载犹服戎。
禹巡会稽不到海,未省驾舶观民风。
定知谏诤有张猛,不可危急无高共。
自古美恶周必复,犬羊汝莫穷妖凶。
吉语四奏元气通,德音夜发春改容。
雷雨一日遍天下,父老感泣沾其胸。
臣少忧国今成翁,欲起荷戟伤疲癃。
小游太一未移次,大树将军莫振功。
刘琨祖逖未足雄,晏球一战腥臊空。
诸君努力光竹素,天子可使尘常蒙。
君不见夷门山头虎复龙,向来佳气元葱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