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逐东风行地上,德随和气散寰区。
圣人中正观天下,道本无言教已孚。
春逐东风行地上,德随和气散寰区。
圣人中正观天下,道本无言教已孚。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圣人治国的理念。开篇“春逐东风行地上”,形象地表达了春天随着东风的吹拂而到来,生机勃勃,万物复苏。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描绘,也寓意着新生的希望和美好的开始。
紧接着“德随和气散寰区”,则是从哲理层面出发,和谐之气遍布天下,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种正面的力量。这里的“德”指的是君子的品行和道德,这种品行如同春风化雨,无处不在,润物细无声。
中间两句“圣人中正观天下,道本无言教已孚”,则是对理想君主或圣人的描绘。他们以中正之心观察天下,洞悉万事。这里的“道”指的是治国安邦的大道,而这大道并不需要语言上的教导,因为它自有其普遍性和权威性,能够自然而然地得到人们的信服。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和圣人理念的表达,传递了一种和谐、自然而又充满智慧的生活态度。
不寝忽抛枕,月色况投罅。
呼儿手筇枝,召厮导镫杷。
仰见河鼓明,云光净如砑。
虫语方欲稀,市声犹未罢。
踏月思访幽,过桥仍命驾。
打门应苍头,主人出相迓。
由来意外逢,熟识翻成乍。
婢醒点茶来,妇起从楼下。
数钱问邻酤,陈果当厨炙。
忆子未二十,同业逻水舍。
往复讨陈编,无冬亦无夏。
谈谐每竟夕,似儿嗥不嗄。
转瞬五十年,迅逝同一跨。
古人云秉烛,此义不予诈。
诗成且归去,病老正多暇。
傥许数过从,街静何曾夜。
杖藜来试踏春泥,夹岸垂杨压帽低。
水曲便通朱邑里,桥平俨似白公堤。
疏篱麂眼翠初泼,细草群腰绿已齐。
竹坞渔庄最深处,一层石路一层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