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由金家堰步至崇先寺》
《晚由金家堰步至崇先寺》全文
清 / 厉鹗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一峰抱花回,不知凡几里。

迟日落未落,散策从此始。

石梁跨涧空,苔枝皆倒倚。

入寺罢晚参,僧堂寂如水。

诘曲取微径,返景照花里。

瀰漫遍岩壑,春透无剩蕊。

乍疑吐佛光,白毫映霞紫。

复讶妙香生,馝馞得禅髓。

盘桓憩松根,结茅拟来此。

何必问通波,远寻光福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厉鹗从金家堰步行至崇先寺的晚景经历。首句“一峰抱花回”展现了山峰怀抱花朵的景象,富有生机。接下来的“迟日落未落”描绘了夕阳欲坠未坠的迷人时刻,诗人决定开始漫步。“石梁跨涧空”和“苔枝皆倒倚”则描绘了山路的险峻与自然的静谧,石桥横跨深涧,青苔覆盖的树枝倒映其中。

进入寺庙后,“僧堂寂如水”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停滞。诗人沿着曲折的小径深入,夕阳余晖洒在花丛中,景色如画。“返景照花里”、“春透无剩蕊”和“乍疑吐佛光”等句,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烂漫和神秘感,仿佛佛光普照,香气四溢,令人感受到禅意的深远。

最后,诗人流连于松根,甚至萌生在此筑屋隐居的想法,表达了对自然与禅境的向往。他以“何必问通波,远寻光福市”结尾,暗示不必追求世俗繁华,眼前的崇先寺就是内心的归宿,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修的深刻体验。

作者介绍
厉鹗

厉鹗
朝代:清   字:太鸿   号:樊榭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692-1752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
猜你喜欢

涵晖谷

嵌空在山半,天设兹闲敞。
清墟生画白,高迥传遥响。
穷应到真境,憩暂祛烦想。
岩石如可耕,此地堪长往。

(0)

薰风亭

兹亭最高峙,势与群峰仵。
层轩一以临,万物皆下顾。
赓歌音久绝,缔构意何古。
猿鸟岂有知,腾翔如率舞。

(0)

南山十咏·鸣弦峰

奇峰枕高岸,回合藏云烟。
直上数百仞,倒影浮清涟。
民传舜南狩,向此鸣朱弦。
至今万籁寂,雅韵犹泠然。

(0)

集儒阁

飞阁敞东轩,俯瞰长江泻。
晨霞晃梁际,晴虹隐波下。
诸生肄业馀,群吏时享罢。
清风四座来,兹焉纵嘉话。

(0)

舟还浯溪再留二绝

为爱浯溪风景幽,重临钓石系归舟。
不妨细读丰碑下,墨本空看几白头。

(0)

劝农三首

春风勾引出郊行,小队迢迢草路平。
自笑田芜不归去,三千里外劝人耕。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