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江城莺乱啼,经花过柳复凄凄。
六宫春思几曾尽,千树绿阴何处栖。
莫以风高教啭急,肯因雨湿故飞低。
天涯草长凭相警,寥落空斋梦易迷。
四月江城莺乱啼,经花过柳复凄凄。
六宫春思几曾尽,千树绿阴何处栖。
莫以风高教啭急,肯因雨湿故飞低。
天涯草长凭相警,寥落空斋梦易迷。
这首《闻莺》由清代诗人蒋春霖所作,描绘了四月江城中黄莺啼鸣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思绪。
首句“四月江城莺乱啼”,开篇即点明时节与地点,四月正是春末夏初之际,江城之中黄莺纷飞,啼声嘈杂,渲染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接着“经花过柳复凄凄”一句,笔锋一转,通过“经花过柳”的动作描绘,赋予黄莺以情感色彩,似乎它们在花间柳下穿行时,也带上了几分哀愁与凄凉。
“六宫春思几曾尽,千树绿阴何处栖”两句,将黄莺的啼鸣与宫廷春思联系起来,暗喻黄莺的自由与无拘无束,与宫廷中的束缚形成对比,同时也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复杂情感。这里,“六宫”象征着宫廷的广大与繁复,“春思”则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莫以风高教啭急,肯因雨湿故飞低”两句,通过黄莺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进一步展现了其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人借黄莺之口,表达了一种不畏艰难、勇于面对挑战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由与独立的渴望。
最后,“天涯草长凭相警,寥落空斋梦易迷”两句,将黄莺的啼鸣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相连,通过“天涯草长”与“空斋梦易迷”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感慨,以及在孤独与迷茫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黄莺啼鸣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由、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个人情感世界的细腻抒发。
役役苦连旬,偶得山水趣。
龙冈势盘环,淝水奔回互。
窈窕青莲宫,独倚云间住。
石门青重重,松杉夹微路。
殿隐翠微中,僧归夕阳处。
飞溜溅香雪,宝树凝甘露。
梵语空中闻,天花檐外雨。
山开景觉媚,溪断人稀渡。
超然惬所适,而复故人遇。
扫石坐林阴,携手话平素。
田家沽浊醪,野老荐香芋。
赓句喜新联,谈空得缘悟。
醉来恣游赏,跻高穷一顾。
远近闾井分,参差峰峦聚。
鹤巢万壑松,烟敛千村树。
咫尺周瑜城,微茫颉羹墓。
幽怀颇同调,徘徊不能去。
更约芳春期,兹焉重游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