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四》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四》全文
唐 / 高适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南登滑台上,却望河淇间。

竹树夹流水,孤城对远山。

念兹川路阔,羡尔沙鸥闲。

长想别离处,犹无音信还。

(0)
注释
南登:向南攀登。
滑台: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淇县附近。
却望:回头远望。
河淇:指黄河和淇水。
竹树:竹子和树木。
孤城:孤立的城市。
远山:远处的山峰。
川路:河流道路。
沙鸥:水鸟,象征自由自在。
别离:分离,告别。
音信:消息,书信。
翻译
我向南登上滑台之上,回望黄河与淇水之间。
翠竹绿树伴着流水,孤独的城市面对着远方的山峦。
感叹这条河路的辽阔,羡慕那悠闲的沙鸥。
长久地思念离别的地方,仍然没有收到你的任何消息。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南登滑台之上,回望河淇之间的景象。"竹树夹流水"写出了水边竹林与流水相依的和谐美景;"孤城对远山"则勾勒出一座孤独的城堡面对着远处的山峦,给人以深邃宁静之感。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观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与孤独,"念兹川路阔"显示了他对于遥远故土的眷恋,而"羡尔沙鸥闲"则透露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长想别离处,犹无音信还"表达了诗人对久别之地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未能收到亲朋好友消息的焦虑。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当时的生活状态,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旅途中之作。

作者介绍
高适

高适
朝代:唐   字:达夫   籍贯:渤海蓨(今河北景县)   生辰:704—765年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猜你喜欢

观子美病中作,嗟叹不足,因次韵

百尺长松涧下摧,知君此意为谁来。

霜枝半折孤根出,尚有狂风急雨催。

(0)

点绛唇

冰勒轻飔,绿痕初涨回塘水。柳洲烟际。

白鹭翘沙嘴。箬笠青蓑,未减貂蝉贵。云涛里。

醉眠篷底。不属人间世。

(0)

借居

借得街南宅子居,萧然几案食无鱼。

山人为办横斜供,自洗禅龛净水盂。

(0)

次马季思十韵

巷内有佳人,其志介如石。

沉酣数千卷,径草无行迹。

秋清入肺胃,篱落牵牛碧。

诗成锦绣段,裁剸非刀尺。

如闻急徵召,厚甚帛加璧。

毋庸北窗下,细字朱黄释。

嗟余世无用,痛饮时堕帻。

思君不相见,谁与浮大白。

中年友朋减,生意天壤迮。

何时樗隐园,容我分半席。

(0)

途次口占三首·其一

草檄头风愈,吟诗疟鬼藏。

三年如昨日,多难更殊乡。

涧底秋花小,枝头病叶黄。

饥餐并困卧,平地有仙方。

(0)

雨后乞御正殿得请次韵

已成霖雨慰黎蒸,圣主斋居尚穆清。

奏许正朝仍玉食,尽回喜色见民情。

衣篝不惜添梅润,签帙从堆乱叶声。

要雨雨来天便许,不须更卜白鼍鸣。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