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途次口占三首·其一》
《途次口占三首·其一》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草檄头风愈,吟诗疟鬼藏。

三年如昨日,多难更殊乡。

涧底秋花小,枝头病叶黄。

饥餐并困卧,平地有仙方。

(0)
翻译
草檄头风已痊愈,吟诗驱赶疟疾鬼。
三年时光仿佛昨天,身处多灾异乡情更切。
山涧秋花虽微小,枝头病叶显凄凉。
饥饿困顿中度日,寻常之地也有救世良方。
注释
草檄:紧急军事文书。
愈:痊愈。
疟鬼:疟疾的象征或比喻。
藏:隐藏,消失。
昨日:过去的时光。
殊乡:异地,异乡。
涧底:山涧底部。
病叶:患病的叶子。
饥餐:饥饿时的饮食。
困卧:困倦躺卧。
仙方:传说中的灵丹妙药,比喻解困的方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所遭遇的困顿和感受。"草檄头风愈,吟诗疟鬼藏"表明诗人刚从疾病中恢复过来,用吟诵诗歌来驱散心中的烦恼和恶灵。"三年如昨日,多难更殊乡"则表达了时光飞逝,自身却经历了许多磨难,变得更加陌生。

接下来的两句"涧底秋花小,枝头病叶黄"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其中小巧的秋花盛开,而树枝上的叶子因病而变黄,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感慨。

最后两句"饥餐并困卧,平地有仙方"则展示了诗人的现实困境,他饥饿且困倦,但同时又坚信在平凡的地方也能找到像仙药一样神奇的解决之道。这不仅是对现实的反映,也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通过对旅途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状态。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长干寺

梵馆清闲侧布金,小塘回曲翠文深。

柳条不动千丝直,荷叶相依万盖阴。

漠漠岑云相上下,翩翩沙鸟自浮沈。

羁人乐此忘归思,忍向西风学越吟。

(0)

鹧鸪天.上女人六月三十

此夕薰风息舜弦。明朝早振蓐收权。

鹊饶喜舌喧华屋,烛富祥光耀绮筵。

宣玉旨,敕炎官。月宫催诞跨鸾仙。

福如沧海无穷极,寿比灵椿过八千。

(0)

奉和咏风应魏王教

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0)

寄同年李侍郎龟正

石门南面泪浪浪,自此东西失帝乡。

昆璞要疑方卓绝,大鹏须息始开张。

已归天上趋双阙,忽喜人间捧八行。

莫道秋霜不滋物,菊花还借后时黄。

(0)

冬至酬刘使君

异乡冬至又今朝,回首家山入梦遥。

渐喜一阳从地复,却怜群沴逐冰消。

梅含露蕊知迎腊,柳拂宫袍忆候朝。

多少故人承宴赏,五云堆里听箫韶。

(0)

十月一日

有瘴非全歇,为冬亦不难。

夜郎溪日暖,白帝峡风寒。

蒸裹如千室,焦糟幸一柈。

兹辰南国重,旧俗自相欢。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