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溜写山湍,空阶起夕澜。
风镫屡明灭,云漏几摧残。
散帙窥还湿,纤絺著更寒。
漂摇方此际,谁竟一枝安。
急溜写山湍,空阶起夕澜。
风镫屡明灭,云漏几摧残。
散帙窥还湿,纤絺著更寒。
漂摇方此际,谁竟一枝安。
这首诗描绘了骤雨中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首句“急溜写山湍”生动地描绘了雨水迅速流下山涧的情景,仿佛能听到水流撞击岩石的声音,感受到雨水的急促与力量。接着,“空阶起夕澜”则将视线转向屋檐下的水滴,它们汇聚成涟漪,映照着即将降临的夜色,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风镫屡明灭,云漏几摧残”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雨势之大,风雨交加中,灯火时隐时现,仿佛随时可能被狂风和暴雨摧毁,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威力与人类生活的脆弱。而“散帙窥还湿,纤絺著更寒”则从室内视角出发,描述了书籍因雨水溅湿而显得更加潮湿,轻薄的衣物在雨中更是感到寒冷,暗示了雨天带来的不便与不适。
最后,“漂摇方此际,谁竟一枝安”以问句收尾,表达了诗人对当下处境的忧虑与思考。在如此动荡不安的时刻,何处能找到一丝安宁?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感慨,也是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力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三春不见王子猷,隔林黄鸟声相求。
停云怅望心悠悠,讵期千里会燕州。
樽前罗绮多名讴,晚来新月低帘钩。
白榆花发银河秋,灵鹊架桥天女游。
鸾舆拂曙终难留,归时锦机鸣不休。
千丝万丝萦别愁,盈盈一水长西流。
离合定期惟女牛,人生相忆恒阻脩。
五马明朝易水头,我亦驱车还故丘。
年年今夕怀朋俦,坐转玉衡空倚楼。
城风汉时县,乃在兖西南。
曾考昔为令,期年化方覃。
性本爱潇散,候望苦不堪。
飞雪渍乌帽,弃掷欲投簪。
竟以末疾返,不及一考淹。
时当孝皇日,仁治正渐涵。
我来登济城,落日已半含。
西望适相仍,伫立独悲喑。
要经几累世,沦废良可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