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枕》
《高枕》全文
明 / 谢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垂老惟高枕,经秋不到城。

孤吟来鸟雀,万事掩柴荆。

野旷浮云色,庭虚落叶声。

秪应邻叟过,共话薜萝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者在深秋时节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情感。诗人以“垂老惟高枕”开篇,点明了主人公年事已高,只能通过高枕来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安慰,暗示出一种岁月流逝、人生迟暮的感慨。

接着,“经秋不到城”一句,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远离尘嚣、隐居乡间的现状。秋天的季节更替,似乎也象征着主人公心境的淡泊与超脱。接下来的“孤吟来鸟雀,万事掩柴荆”,则通过自然界的鸟鸣与闭门自守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主人公的孤独与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野旷浮云色,庭虚落叶声”两句,运用了典型的山水田园诗的意象,描绘了一幅空旷而静谧的秋日景象。浮云与落叶,既是自然界的元素,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象征着时光的流转与生命的无常。

最后,“秪应邻叟过,共话薜萝情”表达了诗人与邻人交往的情景,虽然生活简朴,但通过与邻人的交谈,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共鸣。这里的“薜萝情”,可能指的是隐士生活中的闲适与自在,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晚年追求内心平静、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以及在自然与人际交往中找到的精神寄托。

作者介绍
谢榛

谢榛
朝代:明   字:茂秦   号:四溟山人   籍贯:脱屣山   生辰:1495~1575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
猜你喜欢

丁亥六月挽曾中翰君静二首·其一

昔我未识君,谓君贵介士。

顾念烟萝人,所好或非是。

晋接杯酒间,乃知同调耳。

大篇捆载来,琳琅诗满纸。

猥云加斧斤,予则岂敢尔。

题诗卷之端,畅谈诗中旨。

觞咏既往还,情好两不訾。

方谓翰墨缘,此乐终无涘。

岂意故人身,去似东流水。

叹息隔平生,悲歌安能已。

(0)

敬之大兄归道山一年矣,久欲作挽而未果,今往吴门篷窗暇为补三首·其三

论交记取十年迟,坐看堂堂白日驰。

月下举杯谁是主,风前得句子为师。

漫言丁令归来鹤,且待苏环继起儿。

不作挽诗非为懒,从君去后竟无诗。

(0)

纪事

咸丰方十载,天意肃严霜。

晋陵藉寇兵,古苏赍盗粮。

大吏如小儿,奔走何猖狂。

我民遭荼毒,奋起呼彼苍。

戈矛修同仇,畎亩而戎行。

孱弱心不齐,复无万夫望。

堤防一以溃,横流曰汤汤。

白骨多于草,存者走且僵。

孟秋及季月,乃得返草堂。

我身无完衣,我室无完墙。

黄卷多泥土,白屋皆慢藏。

何以为生理,默默心悲伤。

(0)

涂鸦往日兴如神,浪掷隃糜二十春。

最是吟诗淡生活,不堪惆怅墨磨人。

(0)

录王思窒药塘诗稿未得其名

古人不求知,学只如渴饥。

录诗不书名,意本以自怡。

伊余慕斯人,恨不生同时。

诗中有性情,高风俨可思。

虽则名不存,其人宛在兹。

(0)

读虞山翁铁庵尚书叔元年谱

尚书卓荦人中龙,尚书生小命困穷。

少孤复遭兵革变,避兵智得如冥鸿。

旧居书券酬子钱,鹊巢鸠居如秋蓬。

夏夕高堂苦不寐,插竹覆纸驱蚊虫。

奇荒日食米三合,杂以菜根糠覆犹难充。

弱冠砚田稍自得,楚江吊古欢游踪。

顑颔复除学籍名,颓然徵逐惟村农。

逋粮追索无生理,得免犹疑睡梦中。

张禄易名屡就试,逐客几从泺水逝。

颠连十载长安道,苦历人生未有事。

松柏终见岁寒姿,冰霜历尽能安之。

岂知十载青云路,已是集成一品时。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