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郭望归处,郡楼高卷帘。
平桥低皂盖,曲岸转彤襜。
江晚笙歌促,山晴鼓角严。
羊公莫先醉,清晓月纤纤。
南郭望归处,郡楼高卷帘。
平桥低皂盖,曲岸转彤襜。
江晚笙歌促,山晴鼓角严。
羊公莫先醉,清晓月纤纤。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画面:诗人与友人郑史君一同乘舟,享受着宁静的傍晚时光。开篇“南郭望归处,郡楼高卷帘”便设定了场景,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这里的“南郭”指的是城墙的南边,而“郡楼”则是官府所在之地。诗人站在这座城郭之上,远眺归途之处,眼前是高卷的帘幕,这既表现了诗人的心境,也映衬出一种孤寂与静谧。
接着,“平桥低皂盖,曲岸转彤襜”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观。这里的“平桥”和“曲岸”构成了一个和谐而优美的画面,而“皂盖”和“彤襜”则是对水波和河岸颜色的细腻描写,展现出诗人细致入微的情感观察。
第三句“江晚笙歌促,山晴鼓角严”转而描绘了傍晚的音乐之声与自然之景交织在一起的画面。“江晚”的背景下,“笙歌”和“鼓角”共同营造出一种紧迫而庄重的氛围。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不仅传达了时间流逝的感慨,也反映了一种对生活节奏的感受。
最后两句“羊公莫先醉,清晓月纤纤”则是对友人郑史君(羊公)的提醒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这里的“羊公”即郑史君,而“莫先醉”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这份愉悦的情感不要太早结束。在这样的夜晚,月色纤细而清新,这不仅是景物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和生活情趣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深邃情感。它不仅是一次傍晚泛舟的记录,也是一种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视与赞颂。
季心为任侠,气盖关中儿。
弟畜灌将军,兄事惟袁丝。
杀人乃恭谨,赴义如渴饥。
壮士争为死,肝胆诚吾师。
十载持大黄,乃为豺虎欺。
智勇不足恃,遑遑将何之。
龙蛇日起陆,天方发杀机。
闭门造奇器,阴阳相推移。
北斗有天枢,握之谁能知。
陈涉奋布衣,遂成士崩势。
偏袒一大呼,秦已无二世。
匹夫举大名,汤武若符契。
扶苏虽当立,诈称亦非计。
将诛无道秦,师行宜大誓。
成败在上天,西向乘锋锐。
毋示天下私,自王以微细。
为秦多益敌,六国蒙嘉惠。
入关令诸侯,功德可为帝。
石势嵯峨别一峰,隔江云影岫重重。
人来彼岸先寻筏,壁护笼纱不为钟。
闲以深杯邀顾兔,笑吹横笛起吟龙。
宝陀自是千年院,偃盖当门见老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