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寒·其一》
《春寒·其一》全文
宋 / 刘攽   形式: 古风

越罗裁衫春服新,寒炉委灰无复温。

夭桃著花红满槛,弱柳吹线青映门。

岂知天事有反覆,假借专物矜馀恩。

平明雪片白似玉,败裘死灰仍纷纷。

女桑吐叶蚕欲生,东郊草绿方趣耕。

玄冥欺人人弗信,百虫奋蛰雷已惊。

沈阴驱除坐可待,白日隐隐浮云外。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初寒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中自然界的微妙变化。

首句“越罗裁衫春服新”,以“越罗”这一轻薄而精致的丝绸材质,暗示春天的到来,人们开始换上新衣,迎接温暖的季节。接着,“寒炉委灰无复温”,通过炉火的冷清,反衬出春天的临近,冬日的寒冷逐渐消散。

“夭桃著花红满槛,弱柳吹线青映门”,桃花盛开,色彩鲜艳,柳树抽出嫩芽,青翠欲滴,两幅画面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接下来的“岂知天事有反覆,假借专物矜馀恩”,则暗示了天气的多变,春天的温暖并非一成不变,有时会受到寒流的影响。

“平明雪片白似玉,败裘死灰仍纷纷”,清晨时分,雪花飘落,洁白如玉,尽管已是春天,但仍有寒意。这里通过“败裘死灰”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寒冷中的状态,即使春天已经到来,但仍需保暖。

“女桑吐叶蚕欲生,东郊草绿方趣耕”,春风吹过,桑树吐出新叶,预示着蚕宝宝即将孵化,农夫们也开始准备春耕,忙碌而充满希望。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玄冥欺人人弗信,百虫奋蛰雷已惊”,“玄冥”是古代神话中的北方之神,这里用来形容冬天的寒冷。诗人用“欺人”来形容冬天的严寒,让人难以相信春天已经来临。然而,随着“百虫奋蛰雷已惊”,春天的声音和生命的力量开始显现,万物复苏。

最后,“沈阴驱除坐可待,白日隐隐浮云外”,表达了对春天即将到来的期待。虽然现在还笼罩在阴霾之中,但阳光终将驱散乌云,带来光明和温暖。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从寒冷到温暖的变化过程,以及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作者介绍
刘攽

刘攽
朝代:宋   字:贡夫   号:公非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生辰:1023~1089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猜你喜欢

瑞鹤仙 寿丘提刑

一年寒尽也。
问秦沙、梅放未也。
幽寻者谁也。
有何郎佳约,岁云除也。
南枝暖也。
正同云、商量雪也。
喜东皇,一转洪钧,依旧春风中也。
香也。
骚情酿就,书味熏成,这些情也。
玉堂深也。
莫道年华归也。
是循环、三百六旬六日,生意无穷已也。
但丁宁,留取微酸,调商鼎也。

(0)

松栅

涛声盘空吹海立,夜拔苍髯老蛟泣。
阴森一片翠微寒,不放骄阳排闼入。
归来归来乎山中,人间六月方蕴隆。
宁减明月添清风,谁其云者十八公。

(0)

苻坚之苻从竹者载赓呈似

天与西头扫泽苻,飞英亦暗合孙吴。
冰肌起粟秋云母,水骨浮槎立雪姑。
竹丈夫哉能崛强,梅兄弟者亦清癯。
一蓑谁傍篷笼宿,画出寒江独钓图。

(0)

和放翁社日四首·社鼓

冬冬枌榆社,坎坎桑竹野。
初非有均度,意欲薄豳雅。
侯家按新声,视此宁勿赭。
且从群儿嬉,吾耒已可把。

(0)

送留圯父寺簿粹严

才立班行便佐州,九年回首不渠留。
千峰榭与柯山对,七里滩从严子游。
未且笑谈惊五马,只销诗句狎双鸥。
团纲殿最非吾事,夜半一编归借筹。

(0)

送应武论粹庐陵

乞粹庐陵郡,予为第一人。
天悭终未肯,人好自相亲。
诸老诗书在,平园草木春。
鸥朋嘲薄分,山屐蚀京尘。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