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古·其十四》
《咏古·其十四》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陈涉奋布衣,遂成士崩势。

偏袒一大呼,秦已无二世。

匹夫举大名,汤武若符契。

扶苏虽当立,诈称亦非计。

将诛无道秦,师行宜大誓。

成败在上天,西向乘锋锐。

毋示天下私,自王以微细。

为秦多益敌,六国蒙嘉惠。

入关令诸侯,功德可为帝。

(0)
鉴赏

此诗《咏古(其十四)》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借陈涉起义之事,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赞颂与对权力更替的深刻思考。

首句“陈涉奋布衣”点出主角陈涉出身卑微,却能振臂一呼,引发大规模的反抗。接着“遂成士崩势”描绘了陈涉起义后,秦朝的统治如同大厦将倾,形势急转直下。随后“偏袒一大呼,秦已无二世”描述陈涉的号召力,秦朝政权岌岌可危,似乎已无法维持长久。

“匹夫举大名,汤武若符契”赞扬陈涉如同商汤、周武王一般,以微小之力成就大业,符合历史的天命。紧接着“扶苏虽当立,诈称亦非计”指出即使扶苏本应继位,但陈涉的起义并非虚妄之举,而是顺应民心。

“将诛无道秦,师行宜大誓”表明陈涉起义是为了推翻暴政,因此在征讨秦朝时应当发布广泛的檄文,凝聚人心。接下来“成败在上天,西向乘锋锐”暗示起义的成功与否,实则由命运决定,陈涉率军西进,锐不可挡。

“毋示天下私,自王以微细”强调起义不应有私心,即使是出身低微之人也能成为王者。最后“为秦多益敌,六国蒙嘉惠。入关令诸侯,功德可为帝”总结,陈涉的起义不仅削弱了秦国的力量,也使六国得到恩惠,最终进入关中,建立了新的政权,功勋卓著,可称为帝王。

整首诗通过对陈涉起义的描绘,展现了历史英雄的气魄与智慧,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权力更迭、英雄造时势的深刻见解。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榴花

孤根西土几时传,绛蕊缃趺早夏天。

艳发虽惭李桃后,子成犹占雪霜前。

酝馀霞醑香应在,染杀绡裙色未鲜。

一种芳心耐风雨,敢辞重叠奏君筵。

(0)

姚黄

世外无双种,人间绝品黄。

已能金作粉,更自麝供香。

脉脉翻霓袖,差差剪鹄裳。

灵华馀几许,遥遗菊丛芳。

(0)

一室

一室冷如冰,梅花相对清。

残年日易晚,夹雪雨难晴。

身计茧千绪,世纷棋一枰。

曲生差解事,谈笑破愁城。

(0)

曹景宗

快马如龙度埒尘,射獐放饮藉汀蘋。

鼻头出火风生耳,宁愿扬州作贵人。

(0)

立春

春晓灵旂画尾斜,汉官青帻待晨霞。

宫中綵树纷无算,不待东风已作花。

(0)

九日

长爱鸭陂头,平波澹不流。

相君时独汎,准拟五湖舟。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