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袖豪歌青夜寒,烛花重剪照阑干。
尊前缘酒浇胸进,腰下青铜蚀血看。
马影路傍霜气重,鸡声河上月光残。
明朝又上长安道,细认须髯好跨鞍。
秃袖豪歌青夜寒,烛花重剪照阑干。
尊前缘酒浇胸进,腰下青铜蚀血看。
马影路傍霜气重,鸡声河上月光残。
明朝又上长安道,细认须髯好跨鞍。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之夜,诗人与友人在徐州殷秀才家中饮酒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历史感。
首联“秃袖豪歌青夜寒,烛花重剪照阑干”描绘了夜晚的寒冷,但诗人却以豪迈之歌驱散了寒冷,烛光在阑干上跳跃,增添了几分温暖与热闹。这里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不畏寒冷、豪情满怀的精神状态。
颔联“尊前缘酒浇胸进,腰下青铜蚀血看”进一步展示了饮酒的场景。诗人借酒浇愁,似乎在用酒来化解心中的忧郁或对过去的回忆。而“青铜蚀血看”则可能暗指诗人对过去战斗经历的回顾,青铜剑上的斑驳痕迹仿佛是岁月的痕迹,也是战斗的见证。
颈联“马影路傍霜气重,鸡声河上月光残”转而描写清晨的景象。马影在路边显得格外沉重,霜气加重了冬日的寒冷,而远处河上的鸡鸣与残月,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往战斗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待。
尾联“明朝又上长安道,细认须髯好跨鞍”表达了诗人对未来行程的准备与决心。明天,他又将踏上前往长安的道路,仔细辨认着自己的胡须,似乎在准备再次跨上战马,继续他的征程。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勇往直前,也蕴含了他对国家、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元宵节之夜的欢聚与清晨的宁静,以及诗人对过去战斗经历的回忆与对未来征程的期待,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个人情感的深度。
君不见十月狂风吹白雪,长安城中地欲裂。
朱门酒炉红炙天,空里琼花旋消灭。
由来都国盛繁华,青云络绎满仙车。
浪说黄金赐寒士,争言白璧谒侯家。
骄矜意气遥相羡,片善朝推蒙夕荐。
待诏虚沈金马门,传宣直上麒麟殿。
王郎濩落尔何求,千里乘驴被黑裘。
空论作赋称才子,未肯低眉事贵游。
知君不得逢杨意,终愧明时老督邮。
云竹素所爱,山林道难忘。
荆蛮屹水府,五湖泻汤汤。
连峰枕其腹,翠壁森开张。
流峙两参错,南斗回文章。
绝境閟兰若,金天建旌幢。
嵯峨古楞伽,飒沓开云堂。
星河挂北户,日月经其阳。
法雨不断洒,檀樾纷成行。
时时吐虹霓,下饮平波光。
风帆日如织,宝筏度迷方。
道林更爱客,文燕依松篁。
脱屣石苔滑,科头飞雪凉。
朱炎久蒸薄,卧暍两月强。
扫除洞虚白,盥浴披天香。
回思隔朝市,执热眇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