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令智兮,过西门。邺田恶兮,灌以漳泉。
舄卤兮,稻粱繁。
邺令智兮,过西门。邺田恶兮,灌以漳泉。
舄卤兮,稻粱繁。
这首诗《河内歌》由明代诗人黎景义所作,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邺县令的智慧与治理之能,以及对农田灌溉的重视。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邺县令的明智决策与邺地自然条件的不利进行对比,展现了其克服困难的决心和能力。
“邺令智兮,过西门。” 开篇即点出邺县令的智慧,他选择了正确的路径,象征着他在治理上的远见卓识。“过西门”不仅指地理位置的选择,也暗含着超越常规、寻求创新的意味。
接着,“邺田恶兮,灌以漳泉。” 描述了邺地农田的恶劣环境,但邺县令并未因此退缩,而是采取了利用漳泉灌溉的方法,改善了农田的条件,体现了他的务实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舄卤兮,稻粱繁。” 最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经过治理后的成效,原本盐碱地(舄卤)上,稻谷和粮食作物却繁茂生长,形象地展示了邺县令治理措施的成功,以及他对农业发展的贡献。
整体而言,《河内歌》通过对邺县令智慧与行动的描绘,赞美了其在逆境中寻求发展、改善民生的卓越才能,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中国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和对水利灌溉技术的深刻理解。
客问矩山老,何事得优游。
追数平生出处,为客赋歌头。
三十五时侥幸,四十三年仕宦,七十□归休。
顶踵皆君赐,天地德难酬。
书数册,棋两局,酒三瓯。
此是日中受用,谁劣又谁优。
寒则拥炉曝背,暖则寻花问柳,乘舆狎沙鸥。
知足又知止,客亦许之不。
江山风月,耳目声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造物之无尽藏,月白风清,有客有酒。
踞虎登龙,放舟中流。
听其所止而休焉。
归去来兮,昨非今是。
旧菊都荒,新松老矣。
吾年今已如此。
归去来兮,忘我忘世。
草木欣荣,幽人感此。
吾生行且休矣。
凉生遥渚。
正绿芰擎霜,黄花招雨。
雁外渔村,蛩边蟹舍,绛叶满秋来路。
世事不离双鬓,远梦偏欺孤旅。
送望眼,但凭舷微笑,书空无语。
慵觑。
清镜里,十载征尘,长把朱颜污。
借箸青油,挥毫紫塞,旧事不堪重举。
间阔故山猿鹤,冷落同盟鸥鹭。
倦游也,便樯云柁月,浩歌归去。
买扁舟、载月过长桥,回首梦耶非。
问往日三高,清风万古,继者伊谁。
惟有茶烟轻扬,零露湿莼丝。
西子知何处,鸿怨蛩悲。
遥想家山好在,正倚天青壁,石瘦云肥。
甚抛奇?
秀,猿鹤互猜疑。
归去好、散人相国,迥升沈、毕竟总尘泥。
须还我,松间旧隐,竹上新诗。
英声初发。
记舍选齐驱,祖鞭先著。
风月平分,尊罍谈旧,各已苍颜白发。
屈指待拚一醉,祝生申嵩岳。
怎知道,为清湘□润,暂移贤杰。
休说。
予心渴,里巷争先,拟持杯阶闼。
毕竟人间,赏心乐事,种种尽归缘法。
拈取瑞香一瓣,爇向湘山名刹。
无量寿,和一身见在,两尊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