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晚杂兴十二首·其三》
《秋晚杂兴十二首·其三》全文
宋 / 方一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天涯谁道远,岭海接并幽。

马带交河种,人穿真腊裘。

梅花南国梦,苜蓿故宫秋。

安得方仙道,飘飘访十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和遥远之地的向往与想象。首联“天涯谁道远,岭海接并幽”以问句形式开篇,表达了对广阔天地的感慨,即便相隔千里,山岭海洋也无法阻隔心灵的连接,营造出一种深远而神秘的意境。

接着,“马带交河种,人穿真腊裘”两句,通过具体的物象——马匹和人的穿着,展现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和生活状态。马匹可能指的是来自交河地区的骏马,而“真腊裘”则暗示着穿着者可能来自真腊(今柬埔寨)这样的热带地区,穿着轻薄的裘衣。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地理上的差异,也暗示了文化交流的可能性。

“梅花南国梦,苜蓿故宫秋”则进一步深化了对远方的向往。梅花是北方的象征,而南国则多以温暖湿润的气候著称,这里的“梅花南国梦”或许是对南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是对遥远之地的浪漫想象。同时,“苜蓿”作为北方常见的作物,在这里与“故宫秋”结合,可能寓意着对历史、文化以及季节变迁的感慨。

最后,“安得方仙道,飘飘访十洲”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脱尘世,追求仙境的愿望。“方仙道”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修仙之路,而“十洲”则是神话中的一系列仙岛,代表了理想中的仙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超脱和理想世界的向往,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文化差异、自然景观以及理想境界的深刻思考和向往,具有浓郁的个人情感和哲学意味。

作者介绍

方一夔
朝代:宋

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方逢辰孙。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山,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有《富山遗稿》。
猜你喜欢

望北山云

浮云起太行,六合须臾间。

清风相汲引,吹我渡榆关。

岁旱不成雨,悠然归故山。

向来无心出,亦复无心还。

(0)

杂拟十首·其三

白日沦西汜,沧海无回波。

四时更代谢,奈此迟暮何。

我欲制颓光,惜无鲁阳戈。凭高望八荒,■眖迷山阿。

惊风振江海,山林无静柯。

兽狂走四顾,旷野弥絓罗。

西登广武山,北顾望三河。

蓬蒿蔽极目,人少虎狼多。

喟然发长叹,抚剑徒悲歌。

(0)

哭王继昌·其二

吾家碧树忽先摧,已去谁能赋七哀。

石椁正逢王果堕,玉棺独召子乔来。

山巅鹤去那容挽,床上琴亡更不开。

想到灵芝梦游处,更无长乐晓钟催。

(0)

送刘子高宰新政二首·其二

怜君桂玉苦羁栖,强项逢人未肯低。

病里更贫犹爱客,酒中有得不谋妻。

长材无用虎为鼠,妙手岂论牛与鸡。

考课会应书上上,促归行看紫封泥。

(0)

登薛象先新楼

矮檐风雨送蜗牛,有客来誇百尺楼。

阖郡池台皆下瞰,背城湖海亦全收。

清时未放徒高卧,半世胡为故倦游。

解尽橐金君计决,月明长笛起渔舟。

(0)

华隐楼

松声听罢独看云,华隐楼中控鹤身。

治国神方难自献,祗将本草语时人。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