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风月,少年歌舞,老去方知堪羡。
叹折腰、五斗赋归来,问走了、羊肠几遍。
高车驷马,金章紫绶,传语渠侬稳便。
问东湖、带得几多春,且看凌云笔健。
少年风月,少年歌舞,老去方知堪羡。
叹折腰、五斗赋归来,问走了、羊肠几遍。
高车驷马,金章紫绶,传语渠侬稳便。
问东湖、带得几多春,且看凌云笔健。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从少年时期的轻狂欢乐,到老年时深感人生可贵的转变。"少年风月,少年歌舞",展现出年轻时无忧无虑、尽情享乐的生活画面。然而,随着岁月流转,诗人意识到"老去方知堪羡",即只有在年华逝去后,才能真正体会到那些曾经被忽视的美好。
"叹折腰、五斗赋归来,问走了、羊肠几遍",暗指仕途坎坷,诗人感叹为了微薄的俸禄而折腰,频繁地经历官场的曲折与艰辛。"高车驷马,金章紫绶",描述了权贵的荣华富贵,但诗人对此持淡然态度,认为这些并非真正的幸福。
"传语渠侬稳便",是对那些追求权势的人的劝告,让他们谨慎行事。最后,诗人以"问东湖、带得几多春,且看凌云笔健"作结,表达了对自然和文学创作的向往,希望能在余生中享受宁静与创作的乐趣,而非沉溺于世俗的功名。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比少年与老年的不同心境,表达了辛弃疾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体现了他超脱世俗的理想追求。
海棠最佳须老丛,远及百年花始红。
历看名葩此为盛,刚柯硬叶交相映。
倚石攒青二三丈,雨膏倒吸胭脂上。
仿佛璇霄发曙光,细族蓬莱绣旗仗。
露欲收珠色转深,香玉万颗藏春阴。
轻风欲透紫丝障,一片朝霞倾入林。
凤城多少栽花处,低嫩俱无可观树。
相对令人忆故山,年年雕萼扫朱栏。
只今惟有溪童在,应放高枝栖白鹇。
危栏散湮郁,已暮亦登临。
鼓角孤城月,山川万古心。
鹳栖松雾重,鸥卧渚烟深。
客子终何托,婆娑且醉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