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德宗皇帝挽歌词四首·其四》
《德宗皇帝挽歌词四首·其四》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梦减三龄寿,哀延七月期。

寝园愁望远,宫仗哭行迟。

云日添寒惨,笳箫向晚悲。

因山有遗诏,如葬汉文时。

(0)
翻译
梦境中寿命减少了三年,悲哀的情绪延长了七个月。
在寝园中远望令人忧愁,仪仗队哭泣前行显得缓慢。
阴沉的日光增添了寒冷,傍晚的笛箫声更添悲伤。
根据山陵的遗诏,葬礼如同汉文帝时一样庄重。
注释
梦减:梦中预感到寿命缩短。
三龄寿:三年的寿命。
哀延:悲哀的情绪延续。
七月期:七个月的时间。
寝园:指皇陵或墓地。
愁望远:因哀愁而远望。
宫仗:帝王出行的仪仗队。
哭行迟:哭泣着缓慢行走。
云日:阴云笼罩的日光。
添寒惨:使天气显得更加阴冷。
笳箫:古代管乐器,这里指悲凉的音乐。
向晚:接近傍晚。
因山:依照山陵的安排。
遗诏:皇帝去世前的诏书。
如葬汉文时:如同汉文帝时的葬礼,汉文帝以节俭著称。
鉴赏

此诗为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名为《挽歌词四首·其四》。这首诗表达了对逝者德宗皇帝的哀悼之情。

“梦减三龄寿”一句,以梦境比喻生命的短暂,表明皇帝英年早逝,如同三岁孩童般短暂的生命被梦中削减。"哀延七月期"则指在七月时分感到深切的悲伤,这里的“期”字有约定、期待之意,暗示对皇帝仙逝的不舍与哀痛。

接下来的“寝园愁望远,宫仗哭行迟”两句,描绘了皇帝去世后的宫廷景象。寝园即寝殿前的花园,愁望远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无限思念;“宫仗哭行迟”则形容宫中侍卫在哀悼之余,悲痛不已,以至于行走时步伐变得缓慢。

"云日添寒惨,笳箫向晚悲"两句,通过自然景象来烘托悲伤的情绪。白居易以“云日”、“寒惨”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而“笳箫向晚悲”则是指伴随着黄昏时分,乐器发出的哀婉声音,也增添了诗中的悲怆之情。

最后,“因山有遗诏,如葬汉文时”两句,表达了对德宗皇帝的怀念。"因山有遗诏"指的是皇帝留下的教诲或遗愿,而“如葬汉文时”则是将德宗的丧葬之礼比作汉代文帝(即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汉惠帝刘盈的儿子)时期的庄重与隆重。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典雅,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忆和哀悼之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个人感情以及对亡君的怀念。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无锡寄孙正之

健席高樯送病身,乱山荒陇障归津。

应须一曲千回首,西去论心更几人。

(0)

出门

出门万事非,聊复闭关坐。

亲识久相远,与世绝吊贺。

适时既非谋,接俗益加惰。

外物等不来,何必问客过。

(0)

好事近·其二

白石读书房,世有斗南人杰。

一段素襟清韵,似玉壶冰雪。

仙家赤酒荐交梨,道眼况超越。

来往十州三岛,跨一轮新月。

(0)

贺彦泽新得子

君不见白居易,五十八岁方得嗣。

当时立名曰阿崔,香绷绣襦胎发腻。

又不见元微之,五十八岁方生儿。

当时立名曰道保,可望成家得力时。

西邻有亲曰彦泽,天与明珠堪爱惜。

今年年方四十三,甲庚少似唐元白。

葛仙溪前燕子楼,燕子未老人风流。

一年一度作汤饼,但愿年年逢麦秋。

(0)

蝶恋花·其八送茶

花里传觞飞羽过。渐觉金槽,月缺圆龙破。

素手转罗酥作颗。鹅溪雪绢云腴堕。

七盏能醒千日卧。扶起瑶山,嫌怕香尘涴。

醉色轻松留不可。清风停待些时过。

(0)

郑君瑞示同诸公游定空佳什仆亦久欲与君瑞寻春衰病方窘风雨以故未果聊次韵一首

佳哉五英隽,并驾玉为林。

倾盖分不浅,好山情已深。

春光不约略,晴意恰沉吟。

老病未堪出,诗锋遥见侵。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