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伴我情弥重,白首期君事忽乖。
天下若教俱好义,道傍安得有遗骸。
且将绵盖孤儿寝,谁折荆为稚女钗。
吟至此篇还索酒,更持姜桂坐寒斋。
青衫伴我情弥重,白首期君事忽乖。
天下若教俱好义,道傍安得有遗骸。
且将绵盖孤儿寝,谁折荆为稚女钗。
吟至此篇还索酒,更持姜桂坐寒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积所作的《哭彦规(其五)》。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之情。
首句“青衫伴我情弥重”,以“青衫”代指逝者,表达了诗人与逝者之间深厚的情感。青衫常用来形容官员或文人的服饰,这里借以表达逝者在生前与诗人相伴的时光之珍贵与情感之深沉。
“白首期君事忽乖”一句,诗人以“白首”预示自己年岁已高,与逝者约定之事突然变得难以实现,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未能完成约定的遗憾。
“天下若教俱好义,道傍安得有遗骸”则是诗人对逝者品德的赞美,以及对世间美好品质的向往。即使在天下人都能秉持正义的情况下,也不应让遗骸出现在路边,表达了对逝者高尚人格的尊敬与怀念。
“且将绵盖孤儿寝,谁折荆为稚女钗”两句,诗人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展现了对逝者家庭成员的关怀。绵被覆盖着孤儿的床铺,荆条制成的钗子装饰着幼女的发髻,这些细节体现了逝者生前对家庭的关爱与责任。
最后,“吟至此篇还索酒,更持姜桂坐寒斋”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哀伤情绪时的自我慰藉方式。通过吟诵诗歌来寄托哀思,并在寒冷的书房中饮以姜桂之酒,以求温暖与安慰。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逝者生前点滴的回忆与怀念,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亲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高尚品德的敬仰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夕阳下西崦,明月出东方。
清波如有神,乔木何苍苍。
簪玉待魏文,趿履从思王。
奎壁不在天,西园烂成章。
祥飙绕飞盖,鸳鸯宿春塘。
丝竹壮高会,宾主无留觞。
忧生惜日短,玩物贪夜长。
岁寒不易得,此道亦足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