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开元乐词·其三》
《开元乐词·其三》全文
宋 / 沈括   形式: 词  词牌: 三台

按舞骊山影里,回銮渭水光中。

玉笛一天明月,翠华满陌东风。

(0)
注释
舞:舞蹈,此处指皇家仪仗队的行进。
骊山:古代中国的一座名山,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有关。
回銮:皇帝回宫。
銮:古代皇帝乘坐的车驾。
渭水:黄河支流,流经陕西西安附近。
光中:在光亮中。
玉笛:珍贵的笛子,可能象征皇家音乐。
一天:整个。
明月:明亮的月亮。
翠华: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仪仗,绿色的旗帜。
满陌:满道路。
东风:春风,象征春天的到来。
翻译
在骊山的舞影中穿行,
返回时沐浴着渭水的光芒。
鉴赏

这首诗是沈括的《开元乐词·其三》,属于宋代文学作品。从鉴赏角度来看,沈括在此诗中运用了鲜明的意象和浓郁的情感,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舞蹈场景。

“按舞骊山影里”一句,以动作开篇,设定了一个古典舞蹈的画面。骊山是历史上著名的地方,这里以其命名的山影,则赋予了诗中的舞者一种超越时空的气质。而“按舞”二字,则传递出一种节制与优雅,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轻盈而庄重的舞步。

“回銮渭水光中”则将视线引向水面,渭水(即渭河)是古代著名的河流,以其清澈的水光作为背景,不仅为舞蹈增添了自然之美,也映衬出了舞者的灵动与轻盈。

接下来的“玉笛一天明月”则引入了音乐元素,玉笛在古代文学中常象征高贵和纯洁,而“一天明月”则不仅描绘出夜空的宁静,也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这里的明月,不仅是舞蹈背景中的一个美丽景象,更是诗人情感的一种寄托。

最后,“翠华满陌东风”一句,则以翠绿的华丽装饰和春天的东风,勾勒出舞者优雅的姿态与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色。这里的“满陌”则增强了场面的宏大感,让人仿佛能看到一片繁花似锦的美好景象。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舞蹈、音乐和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艺术境界。沈括在此诗中既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流露出个人情感与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沈括

沈括
朝代:宋   字:存中   号:梦溪丈人   籍贯:北宋浙江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   生辰:公元1031~1095年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宋神宗时参与熙宁变法,受王安石器重,历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等职。元丰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抵御西夏,后因永乐城之战牵连被贬。
猜你喜欢

白岩贞庵游潭柘寺联句见忆次韵奉酬二首·其二

睡稳藤床出郭迟,行行已负白岩期。

澄潭古寺僧常定,老树前朝客易悲。

路远竟随明月至,山空似与素秋宜。

重来拟结骚坛侣,莫使山灵笑后时。

(0)

游石经山值雨

青崖碧嶝未曾乾,十步真成九屈盘。

石洞经深犹有字,雪龛僧老不知寒。

山中猿鹤惊初识,雨后峰峦惬细看。

徙倚危栏怀静琬,名山何用六经刊。

(0)

画山水为费廷言司业题

一幅鹅溪绢,纵横数尺宽。

良工先泼墨,妙手旋施丹。

物象罗胸次,天机到笔端。

宏开千顷泽,夐出万层峦。

远近浓还淡,高低险复安。

遥岑眉黛蹙,列岫剑峰攒。

濯秀森琪树,飞空下玉湍。

烟霞俱带润,林壑似生寒。

几处重重屋,谁家曲曲栏。

空青排闼入,澄碧捲帘看。

红叶危将堕,苍苔湿未乾。

云中无犬吠,潭底有龙蟠。

潦尽沙矶路,峰回石磴盘。

小桥通别墅,轻棹度前滩。

触目皆佳景,游心恣大观。

拟寻灵运屐,犹戴贡生冠。

玩物情休荡,匡时志欲弹。

何当画无逸,持以献金銮。

(0)

间居漫兴

公署抽毫每隔旬,私居终日乐门身。

满床黄卷为师友,排闼青山作主宾。

一任漫天风絮乱,祗怜匝地雨苔新。

日高卧听莺声巧,不唤鸡鸣待漏人。

(0)

骊山次菊水胡大参韵

稻塍流水是江南,阴壑悬崖午送岚。

欲上瑶光楼上望,青松白石系征骖。

(0)

秦州看雨

昼锁重门看雨卧,雾为车马风筛簸。

恰似读书山寺时,独坐空庭松数个。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