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手笑无语,挑包去不还。
行行馀一钵,历历上诸山。
明月随方照,孤云任意閒。
猊床待师处,猿鸟撤松关。
拍手笑无语,挑包去不还。
行行馀一钵,历历上诸山。
明月随方照,孤云任意閒。
猊床待师处,猿鸟撤松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僧人出行的场景。"拍手笑无语"表现了僧人与友人告别时的轻松愉快,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有笑声传递情感。"挑包去不还"则写出僧人决心离开尘世,一心向佛的决绝。"行行馀一钵,历历上诸山"描绘了他轻装简行,只带着一只钵盂,独自踏上登山之路。
"明月随方照,孤云任意閒"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烘托出僧人的孤寂与心境的宁静,月亮和孤云都仿佛理解他的禅意,与他相伴。"猊床待师处"暗示了他将前往的天宁寺,那里有等待他的静修之地。最后一句"猿鸟撤松关"则以动物的活动衬托出山中的清幽,仿佛连猿鸟也为他的到来而暂时收敛了喧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刻画了僧人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的形象,富有禅意和画面感。袁说友的诗风清新,善于运用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世界,这首诗便是其风格的体现。
平生功名心,世路多崎岖。
年来忝闻道,何者非夷涂。
庄后桑百本,庄前芋数区。
草屋三四间,榆柳八九株。
僮仆足使令,鸡犬应指呼。
商钮向我言,官岂不足欤。
如何天壤间,不容七尺躯。
忘身百事懒,忘心一物无。
忘已又忘物,兀然同太虚。
不皦亦不昧,无毁亦无誉。
不向醉乡醉,即归愚谷愚。
齐国有四殆,渐台空五层。
台成膏血尽,鬼力犹不胜。
浮云一蔽临淄君,君王左右多青蝇。
嫠妇不恤纬,杞国忧天崩。
任从笑掩侍人口,仰天大拊列女膺。
一言反掌易,春风变淄渑。
吴楚各千里,飞鸟不敢淩。
吴以西子亡,齐以无盐兴。
丑兴而美亡,未易定爱憎。
请君宝此国,观国如延陵。
怖鸽庭荒,栖鸾枝老,古色郁葱如许。
团团缀玉,点点攒星,淡入粉云青雾。
为问花时钿车,红紫丛中,幽芳谁顾。
正斜阳深掩,绿阴人静,晚帘香度。
还念读画呼僧,题襟招客,尘外每移尊俎。
浮生白社,阅世苍官,惆怅庾郎重赋。
争奈春如梦痕,堆径繁英,东风催暮。
叹销沈、几辈词流,陈迹对花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