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号朔风,烟火深夜寒。
门掩忽自开,划然动双镮。
倚崖数竿竹,戛击摧琅玕。
落叶捲地起,高枝如人攀。
谡谡听已远,复在窗户间。
空山号朔风,烟火深夜寒。
门掩忽自开,划然动双镮。
倚崖数竿竹,戛击摧琅玕。
落叶捲地起,高枝如人攀。
谡谡听已远,复在窗户间。
这首宋代诗人林一龙的《山中听风》描绘了一幅寂静山中的夜晚景象。首句“空山号朔风”以空旷的山野为背景,渲染出一股冷冽的北风吹过,展现了冬季的肃杀之气。接着,“烟火深夜寒”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寒冷,通过灯火的微光和深沉的寒意,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门掩忽自开,划然动双镮”描绘了门忽然被风吹开的情景,声音清脆,如同金属环撞击,打破了静谧。随后,诗人将视线转向窗外,“倚崖数竿竹,戛击摧琅玕”,竹子在风中摇曳,发出类似琅玕(美玉)碎裂的声音,形象生动。
“落叶捲地起,高枝如人攀”两句,通过落叶被风吹起,以及仿佛有人攀爬高枝的错觉,写出风力之大和动态之美。最后,“谡谡听已远,复在窗户间”收束全诗,风声渐行渐远,却又似乎在窗户缝隙间回荡,余音袅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深夜的风声,展现出自然的力量与宁静的对比,寓情于景,富有韵味。
浓春酒煖绛烟霏,涨水天平雪浪迟。
绿岸翻鸥如北渚,红尘跃马似西池。
麦苗剪剪尝新面,梅子双双带折枝。
试比长安水边景,只无饥客为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