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功名心,世路多崎岖。
年来忝闻道,何者非夷涂。
庄后桑百本,庄前芋数区。
草屋三四间,榆柳八九株。
僮仆足使令,鸡犬应指呼。
商钮向我言,官岂不足欤。
如何天壤间,不容七尺躯。
忘身百事懒,忘心一物无。
忘已又忘物,兀然同太虚。
不皦亦不昧,无毁亦无誉。
不向醉乡醉,即归愚谷愚。
平生功名心,世路多崎岖。
年来忝闻道,何者非夷涂。
庄后桑百本,庄前芋数区。
草屋三四间,榆柳八九株。
僮仆足使令,鸡犬应指呼。
商钮向我言,官岂不足欤。
如何天壤间,不容七尺躯。
忘身百事懒,忘心一物无。
忘已又忘物,兀然同太虚。
不皦亦不昧,无毁亦无誉。
不向醉乡醉,即归愚谷愚。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通过描述一个宁静、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以及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首句“平生功名心,世路多崎岖”,开篇便点明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功名的渴望与现实道路的艰难,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接着,“年来忝闻道,何者非夷涂”表达了诗人通过学习和领悟,认识到世间一切皆可视为平坦之路,体现了他对于人生哲理的理解和接纳。
接下来的几句“庄后桑百本,庄前芋数区。草屋三四间,榆柳八九株”,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田园景象,桑树、芋田、草屋、榆柳,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命力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僮仆足使令,鸡犬应指呼”则进一步描绘了田园生活的便利与和谐,家中的仆人和动物都各司其职,井然有序,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家园的构建和管理。
“商钮向我言,官岂不足欤”一句,通过与商钮的对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看法,认为官职并非人生的全部价值,体现了他对自由与独立的追求。
最后,“如何天壤间,不容七尺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存在意义的思考,面对广阔的世界,感到自己的渺小与局限,但紧接着“忘身百事懒,忘心一物无。忘已又忘物,兀然同太虚”则展示了诗人通过自我超越,达到了心灵的平静与空灵,不再为外在事物所困扰,与宇宙融为一体。
“不皦亦不昧,无毁亦无誉。不向醉乡醉,即归愚谷愚”则是对诗人理想生活状态的总结,表明他追求的是内心的纯净与自由,不在世俗的评价中迷失自我,而是选择在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中找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面对世俗与内心冲突时的自我超越与心灵净化的过程,充满了哲思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