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死肤未冰,卧板藉以褓。
出门别吾友,归敛已不早。
入棺望始绝,父子缘遽了。
犹当书两和,白骨知此恼。
纸钱送汝去,遗烬那忍扫。
今宵我不寐,窗下灯皎皎。
后房汝啼处,絮泣剩婢媪。
一家各上床,掷汝向荒草。
岁尽冶城旁,月寒新鬼小。
儿死肤未冰,卧板藉以褓。
出门别吾友,归敛已不早。
入棺望始绝,父子缘遽了。
犹当书两和,白骨知此恼。
纸钱送汝去,遗烬那忍扫。
今宵我不寐,窗下灯皎皎。
后房汝啼处,絮泣剩婢媪。
一家各上床,掷汝向荒草。
岁尽冶城旁,月寒新鬼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近现代初年的诗人郑孝胥所作的《哀东七三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亡儿深切的哀悼之情。诗人描述了儿子去世后,自己悲痛欲绝,连尸体都还未完全冷却,就只能躺在木板上,用衣物包裹。出门告别朋友时,悲伤已无法言表,回家发现儿子已经入殓太迟。诗人望着棺木,心中父子之情骤然断裂,决定写下两首悼文,寄托对白骨的哀思。他烧纸钱为儿子送行,却难以忍受灰烬被清扫的场景。夜晚,诗人难以入睡,窗外明亮的灯光映照着空荡的房间,后房传来了女儿和女仆们的哭泣声。全家人都上了床,却无法入睡,只能将儿子的遗体抛向荒草丛中。最后,诗人感慨在年终的冶城边,寒冷的月光下,新鬼显得如此孤独。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细节描绘展现了家庭的悲痛与无奈,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
昔无刘豫州,隆中老诸葛。
所以陶彭泽,归兴不可遏。
凌熇宴功臣,旌旗蔽轇轕。
一壶从杖藜,独视天壤阔。
风吹黄金花,南山在我闼。
萧条蓬门秋,稚子候明发。
岂知英雄人,有志不得豁。
高咏荆轲篇,飒然动毛发。
同是他乡客,俱为避地人。
兴来犹浪迹,别去更沾巾。
山路常疑雨,江花已报春。
荒烟投远戍,落日扣通津。
樵笠归墟尽,渔蓑度水频。
扬帆惊宿鸟,鼓柁骇游鳞。
俗薄谁知己,时危不计贫。
飘然沧海上,也欲共垂纶。
我家群玉山南陬,君居蒙顶最上头。
相望欲识嗟无由,摇摇心若风中斿。
君从少年慕远游,誓骖笙鹤仍丹丘。
冠星佩月露为裘,口诵赤玉灵书谣。
摩斥八极隘九州,后天不老三光凋。
故乡临睨毋停裛,下视起灭如浮沤。
九宫山高明翠虬,真牧之子世莫俦。
君居其间业焚修,五十余载无悔尤。
翠华昔驻鹦鹉洲,承恩召对黄鹤楼。
敷陈屡沐天语酬,大官醉以白玉瓯。
去年弓旌复旁搜,麻鞋径入朝冕旒。
神皋繁丽不肯留,日夜稽首还山求。
山中之人寄书招,雨余黄独抽新苗。
芝草琅玕弄春柔,不归负此岩壑幽。
龙江送别情悠悠,乡人歌作商声讴。
《赠黄道士还九宫山》【明·曾鲁】我家群玉山南陬,君居蒙顶最上头。相望欲识嗟无由,摇摇心若风中斿。君从少年慕远游,誓骖笙鹤仍丹丘。冠星佩月露为裘,口诵赤玉灵书谣。摩斥八极隘九州,后天不老三光凋。故乡临睨毋停裛,下视起灭如浮沤。九宫山高明翠虬,真牧之子世莫俦。君居其间业焚修,五十余载无悔尤。翠华昔驻鹦鹉洲,承恩召对黄鹤楼。敷陈屡沐天语酬,大官醉以白玉瓯。去年弓旌复旁搜,麻鞋径入朝冕旒。神皋繁丽不肯留,日夜稽首还山求。山中之人寄书招,雨余黄独抽新苗。芝草琅玕弄春柔,不归负此岩壑幽。龙江送别情悠悠,乡人歌作商声讴。
https://shici.929r.com/shici/TKqne8qIv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