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因谗逐屈原,终身无复入君门。
愿因角黍询遗俗,可鉴前王惑巧言。
楚国因谗逐屈原,终身无复入君门。
愿因角黍询遗俗,可鉴前王惑巧言。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端午帖子词之一。它以楚国放逐屈原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当政者警惕之意。诗中通过叙述楚王因听信谗言而疏远屈原,暗示了屈原的悲剧并非偶然,而是君主易受巧言之蔽。诗人借端午节吃粽子(角黍)的传统习俗,劝诫后世君王要吸取前朝的教训,明辨忠奸,以免重蹈覆辙。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警示意义。
今之异人刘牧龙,绰有两汉先秦风。
等閒踪迹不肯露,下混此世将无同。
或时耿耿作怪语,恍忽使我难形容。
殷彝周鼎初出土,置在清庙明堂中。
又如江水撞石钟,天然音调非人工。
蛟龙跃舞送雷雨,倏歘霁景留云松。
直将飞步泰华峰,沐浴沆瀣观洪濛。
身骑白鹤真自适,口啖紫芝犹未穷。
彼哉皦皦不解事,唯子能固还能通。
我今规子复有说,古来夷隘惠不恭。
吁嗟此别拟三载,河淮合流日夜东,尚友千古谁其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