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南城县麻姑山·其一》
《过南城县麻姑山·其一》全文
唐 / 崔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似前如却玉堆堆,薄带轻烟翠好裁。

斜倚兔钩孤影伴,校低仙掌一头来。

盘疑虎伏形难写,展认龙拿势未回。

惊讶昔人曾羽化,此中争不接瑶台。

(0)
注释
似前:仿佛。
如却:如同。
玉堆堆:堆积的美玉。
薄带:轻轻的丝带。
轻烟翠:烟雾般的翠色。
斜倚:斜靠。
兔钩:月牙椅。
孤影伴:孤单身影。
校低:比……低。
仙掌:仙人掌。
盘疑:疑惑。
虎伏:老虎潜伏。
龙拿:龙捕捉。
势未回:动作未停止。
昔人:古人。
羽化:羽化成仙。
此中:这里。
瑶台:瑶池仙境。
翻译
仿佛先前有如堆积的美玉,又像轻轻笼罩着烟雾的翠色丝带。
她斜靠在月牙椅上,只留下孤单的身影,仿佛比仙人掌还要低矮些。
那盘子上的图案,让人怀疑是老虎潜伏,姿态难以描绘;展开来看,又像是龙在捕捉猎物,动作还未停止。
令人惊讶的是,古人竟然已羽化成仙,这难道不是通往瑶池仙境的入口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风光图,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精美,是一篇典型的山水田园诗。

首句"似前如却玉堆堆,薄带轻烟翠好裁"通过“玉堆堆”的形象描绘出层峦叠嶂的山势,同时,“薄带轻烟”则营造了一种朦胧、神秘的氛围,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接着,“翠好裁”一词,更增添了一份生动和鲜活的色彩。

第二句"斜倚兔钩孤影伴,校低仙掌一头来"中的“斜倚兔钩孤影伴”通过对月亮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清冷与宁静,而“校低仙掌一头来”则表明诗人对于仙境的探索和向往。

第三句"盘疑虎伏形难写,展认龙拿势未回"中的“盘疑虎伏形难写”通过对虎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力量与威严,而“展认龙拿势未回”则是诗人对于龙的神秘力量的感受和追求。

最后一句"惊讶昔人曾羽化,此中争不接瑶台"表达了对古人飞升成仙的惊叹,以及自己渴望与仙境相通的心愿。“此中”指的是诗人当前所处的环境,而“争不接瑶台”则是诗人对于与仙境相连的强烈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仙境的深切向往。

作者介绍

崔橹
朝代:唐

崔橹,唐代诗人,进士,曾任棣州司马。他善于撰写杂文,诗作以绝句成就最高,今存诗十六首。他的诗作风格清丽,画面鲜艳,托物言志,意境深远。据阿袁(即陈忠远)先生《唐诗故事 .谢诗差幸人原谅 ——崔橹谢罪诗真是戒酒良方》记载,崔橹由于自身经历的缘故,后来还写诗谢罪而戒酒了呢,这可真是令人不由不肃然起敬的事儿了。 
猜你喜欢

续薛令之题壁

啄木觜距长,凤皇羽毛短。

苦嫌松桂寒,任逐桑榆煖。

(0)

诗偈·其一五五

城内数万户,不奈我恒一。

时时师子吼,禽兽俱皆卒。

教作罗睺罗,无踪持戒律。

但知入理坐,日头骨咄出。

(0)

诗偈·其二十

白衣不执相,真理从空生。

祇为心无碍,智慧出纵横。

唯论师子吼,不许野干鸣。

菩提称最妙,犹呵是假名。

(0)

夷陵即事

不难饶白发,相续是滩波。

避世嫌身晚,思家乞梦多。

暑衣经雪着,冻砚向阳呵。

岂谓临岐路,还闻圣主过。

(0)

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

窈窕神仙阁,参差云汉间。

九重中叶启,七日早春还。

太液天为水,蓬莱雪作山。

今朝上林树,无处不堪攀。

(0)

哭秘书包大监

哲人卧病日,贱子泣玉年。

常恐宝镜破,明月难再圆。

文字未改素,声容忽归玄。

始知知音稀,千载一绝弦。

旧馆有遗琴,清风那复传。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