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觜距长,凤皇羽毛短。
苦嫌松桂寒,任逐桑榆煖。
啄木觜距长,凤皇羽毛短。
苦嫌松桂寒,任逐桑榆煖。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李商隐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开篇“啄木觜距长”,描绘了一种鸟类(触木)因其喙部特长而适应环境的情形;紧接着,“凤皇羽毛短”则是对另一种鸟类——凤凰的形貌特征进行的刻画。这里凤凰并非传说中的神鸟,而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种鸟类,通过对比两种鸟的不同之处,诗人表达了自然选择与适者的哲理。
接下来的“苦嫌松桂寒”一句,则转向植物世界,表现出诗人对于松树和桂树(常指桂花)生长环境的感慨。这里的“苦嫌”二字,透露出诗人的同情心态,他似乎在为这些植物的生存境遇感到悲凉。
最后,“任逐桑榆煖”一句,则是对生命力极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桑树和榆树表示出一种赞赏之情。这里“任逐”二字,表达了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物生存状态的观察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鸟类和植物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透露出他对生命多样性、适者生存哲理的深刻理解。
金壶道人丸法墨,持买都城人莫识。
君先得之写大句,光与日彩相吞蚀。
句精墨妙气怒豪,意欲斩鲸连巨鳌。
鲸鳌天地两微物,何足辱吾钩与刀。
丈夫卷舒固有道,愿君少安无草草。
都城不独墨好酒亦好,安得不饮自枯槁。
高轩怒马一憧憧,夫子端居寂寞中。
绿酒细斟消暇日,朱弦缓拨对春风。
官闲势利无从入,道胜纷华岂易攻。
即此便堪遗万虑,可怜夸者自穷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