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金山口绝顶二首·其二》
《登金山口绝顶二首·其二》全文
明 / 王慎中   形式: 古风

地纪控西界,灵山亘北甸。

足弱步屡憩,崖峭石犹践。

枝樛乃能援,葛脆不可挽。

当其意象开,岂复虑绝蹇。

瞻峰皆峛崺,陟涧数回缅。

稍觉天地宽,即看云烟变。

石窦枝自荣,林罅雪尚泫。

兴阔无近寻,登高有远见。

周圻矗五云,易水溅一线。

微茫燕赵区,历历皆可辩。

长啸发灵籁,倦坐石苔藓。

氛垢苟不婴,沉虑斯可遣。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金山口绝顶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艰难与挑战,同时也捕捉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变化。

首句“地纪控西界,灵山亘北甸”描绘了山势的辽阔与雄伟,仿佛是大地的边界控制着西方,而灵山横跨在北方的田野之上。接下来,“足弱步屡憩,崖峭石犹践”则展示了登山的艰辛,脚力不足,步伐频繁休息,面对陡峭的悬崖和坚硬的岩石,仍需步步为营。

“枝樛乃能援,葛脆不可挽”描述了攀爬时借助树枝和藤蔓的场景,但藤蔓脆弱,难以抓住。然而,诗人并未被困难所吓倒,而是“当其意象开,岂复虑绝蹇”,展现出豁达的心态,即使面临重重困难,也能够保持乐观,不被忧虑困扰。

“瞻峰皆峛崺,陟涧数回缅”描绘了山峰的崎岖和溪涧的曲折,而“稍觉天地宽,即看云烟变”则表达了随着高度的提升,视野变得开阔,同时天空与云雾的变化也更加明显。

“石窦枝自荣,林罅雪尚泫”描绘了山间石洞中树木茂盛,林间的缝隙中积雪依然晶莹剔透。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纯净。

“兴阔无近寻,登高有远见”表达了诗人登高后的喜悦与满足,视野的开阔带来了心灵的解放。接着,“周圻矗五云,易水溅一线”描绘了四周云雾缭绕,易水如细线般蜿蜒流淌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山巅的壮丽与神秘。

“微茫燕赵区,历历皆可辩”则展示了从高处俯瞰燕赵大地的广阔与清晰,每一处细节都清晰可见。最后,“长啸发灵籁,倦坐石苔藓”描绘了诗人释放内心情感的长啸,以及在石上休息时的悠闲与自在。“氛垢苟不婴,沉虑斯可遣”则表达了诗人摆脱尘世烦恼,心灵得以净化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内心体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山水的深厚情感和超脱世俗的追求。

作者介绍
王慎中

王慎中
朝代:明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猜你喜欢

日本杂事诗·其一四三

千门万户未分明,面面屏风白月生。

数尺花茵尘不动,偶闻橐橐有靴声。

(0)

日本杂事诗·其一三六

天吴紫凤颇文华,凭取花纹认世家。

三百年来夸衣被,葵能卫足竟如花。

(0)

日本杂事诗·其一一八

解鞘君前礼数工,出门双锷插青虹。

无端一语差池怒,横溅君衣颈血红。

(0)

日本杂事诗·其八十

竭民膏血造浮屠,佞佛甘称三宝奴。

匹马出宫偷祝发,上皇尊号半僧徒。

(0)

日本杂事诗·其十九

九州地脉阻昆仑,裨海环瀛水作门。

圆峤方壶虽妄语,分明世外此桃源。

(0)

日本杂事诗·其十五

神仙楼阁立虚空,海飓狂吹压屋风。

四面涛声聋两耳,终年如住浪华中。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