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泷中·其二》
《泷中·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日日行舟穿乳窦,时时濯足弄萝川。

青山两岸花相接,花里泉声应暮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于泷水中所见的自然美景,充满了生动的视觉与听觉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首句“日日行舟穿乳窦”,以“日日”二字强调了诗人长期在此地乘舟航行的生活状态,而“穿乳窦”则形象地描绘了船只穿梭于山洞中的情景,透露出一种探险的意味和对自然奇观的好奇心。

次句“时时濯足弄萝川”,“时时”表明这种行为的频繁,“濯足”则是指在水中洗脚,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与水亲近的生活方式,也暗示了他对水边环境的喜爱。“弄萝川”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周围自然环境互动的情景,仿佛是在与水中的植物嬉戏,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接下来的“青山两岸花相接”,一句将视线从水面转向了两岸的景色,青山与花的相互映衬,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景色以生命力,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

最后一句“花里泉声应暮蝉”,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花丛中的泉水潺潺流动,与傍晚时分的蝉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动人的自然画卷。这里的“应”字用得恰到好处,既表现了声音的和谐统一,又暗示了大自然中各种生命形式的相互依存与和谐共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和王微之登高斋三首·其二

六朝人物随烟埃,金舆玉几安在哉。

钟山石城已寂寞,祇见江水云端来。

百年故老有存者,尚忆世宗初伐淮。

魏王兵马接踵出,旗纛千里相搪挨。

当时谋臣非不众,上国拔取多陪台。

龙腾九天跨四海,一水欲阻为可咍。

降王北归楼殿坼,弃屋尚锁残金堆。

神灵变化自真主,将帅何力求公台。

山川清明草木静,天地不复屯云雷。

使君登高访古昔,伤此陈迹聊持杯。

因留嘉客坐披写,酃渌笑语倾如筛。

酒酣重惜功业晚,老矣万卷徒兼该。

攒峰列壑动归兴,忧端落笔何崔嵬。

馀年无欢易感激,亦愧庄叟能安排。

青灯明灭照不寐,但把君诗阖且开。

(0)

陆忠州

虞人以士招,御者与射比。

当时尚羞为,况乃天下士。

英英陆忠州,学问辅明智。

低徊得坎坷,勋业终不遂。

(0)

与僧道升二首·其一

升也初见我,肤腴仍洁白。

今何苦而老,手脚皴以黑。

闻有道人者,于今号禅伯。

嬲汝以一句,西归瘦如腊。

汝观青青枝,岁寒好颜色。

此松亦有心,岂问庭前柏。

(0)

道中寄吉父

白雾青烟入马蹄,朝寒瑟瑟树声悲。

平山断垄回环失,鸣鸟游鱼上下随。

庙算未闻收策士,瘴乡谁与择军麾。

忧时自欲寻君语,行路何妨更有诗。

(0)

葛郎中挽辞二首·其二

蛮荆长往地,湖海独归时。

旅榇蛟龙护,铭旌雁鹜随。

此生要有尽,何物告无期。

一片幽堂石,公知我不欺。

(0)

重游草堂·其二

僧残尚食少,佛古但泥多。

寒守三衣法,饥传一钵歌。

宽闲每迸竹,危朽漫牵萝。

怊怅庭前柏,西来意若何。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