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葛郎中挽辞二首·其二》
《葛郎中挽辞二首·其二》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蛮荆长往地,湖海独归时。

旅榇蛟龙护,铭旌雁鹜随。

此生要有尽,何物告无期。

一片幽堂石,公知我不欺。

(0)
翻译
在蛮荆之地常常离去,独自回到湖海之时。
出行的灵柩有蛟龙守护,招魂的旗帜由雁鹜相伴。
此生总有终结之日,什么东西能预示永无止期。
墓中的幽深石室,您知道我不会欺骗您的承诺。
注释
蛮荆:指偏远的南方地区。
湖海:泛指广阔的水域,象征远方或未知。
旅榇:出远门的棺材,指灵柩。
蛟龙:古代神话中的水怪,象征保护和力量。
铭旌:写有死者姓名的旗子,用于招魂。
雁鹜:雁和鹜,鸟名,这里象征随行的灵伴。
此生:指人的生命。
无期:没有确定的期限,指永远。
幽堂:阴暗的墓室,指墓地。
欺:违背,欺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挽辞二首(其二)》。王安石以其改革举措和文学成就著称于世,其诗作风格沉郁顿挫,充满哲理。

"蛮荆长往地,湖海独归时。"

此两句描绘了一种孤独的旅途景象,“蛮荆”指的是道路上的野草,而“湖海独归时”则表达了诗人独立行走于广阔自然之中的情形,显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在悠然的情怀。

"旅榇蛟龙护,铭旌雁鹜随。"

“旅榇”指的是古代官员的仪仗,“蛟龙护”象征着威严和尊贵,而“铭旌雁鹜随”则是对跟随官员的乐队或仪仗队伍的形容,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依然保持着一份庄重与威仪。

"此生要有尽,何物告无期。"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生命有限、不可预知的哀叹。诗人通过“此生要有尽”指出了生命终将结束,而“何物告无期”则是在询问在短暂而脆弱的人生中,到底有什么能够告诉我们它的尽头。

"一片幽堂石,公知我不欺。"

最后两句,“一片幽堂石”象征着静谧与沉稳,而“公知我不欺”则是诗人对自己的坦诚和真挚的自我肯定。这两句传达出一种宁静致远、无所畏惧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旅途的寂寞,官员仪仗的庄严,以及生命有限与个人坚守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个人的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登光寺塔

凯之曾说越中行,塔级亲登眼始惊。

画合千山翠浓淡,枝分万水练纵横。

树头低压昏烟重,鹤背斜拖夕照明。

疑是丹成生羽翼,泠然云表御风清。

(0)

内集阁

画阁深明雪压冬,团栾宴赏酒樽同。

兽炉香雾辟寒气,翠幕妓围回暖风。

起絮撒盐酬唱外,清歌妙舞笑谈中。

宁无好事贤张禹,不独相忘著戴崇。

(0)

留报恩定老

住山姑小试,同学偶相求。

两手便分付,诸公坚挽留。

退庵曾毒手,进步莫回头。

早晚江湖去,閒云更自由。

(0)

施食

它乡身总健,每食饭何如。

一饱宁无限,三人动有馀。

娇鸦来木杪,喜鹊下庭除。

施食僧家事,何妨领略渠。

(0)

砻山

斜阳客如画,路转丛薄间。

惊禽忽冲起,似石投前山。

(0)

送丹霞

白莲结社记前缘,偶到人间共一年。

对学三生形已改,相逢一笑性犹全。

法缘振地公今佛,逸思磨天我亦仙。

明日清风飞短棹,羡师先去得林泉。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