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炎」字四首·其二》
《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炎」字四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苦热诚知处处皆,何当危坐学心斋。

海螯要共诗人把,溪月行遭雾雨霾。

乡国飘零断书信,弟兄流落隔江淮。

便应筑室苕溪上,荷叶遮门水浸阶。

(0)
注释
苦热:酷暑。
诚知:深知。
危坐:静心。
心斋:静心学习。
海螯:大海中的大虾。
诗人:文学爱好者或友人。
溪月:溪边的月色。
雾雨霾:雾和雨的遮蔽。
乡国:故乡。
飘零:漂泊无定。
断书信:书信中断。
弟兄:兄弟。
流落:分散。
隔江淮:分隔在长江和淮河两岸。
筑室:建造房屋。
苕溪:浙江的一条河流。
荷叶:荷花的叶子。
水浸阶:台阶被水淹没。
翻译
深知酷暑无处不在,何时能静心学习呢?
希望能与诗人共享海螯,但溪边月色常被雾雨遮蔽。
身处异乡,书信断绝,兄弟流离于江淮两岸。
我应该在苕溪边建屋,让荷叶遮挡门扉,台阶浸润在水中。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夏日景象的诗句,其风格典型地体现了北宋文学家苏轼先生的深邃情感与独特意境。从“苦热诚知处处皆”开始,诗人即刻画出一个酷热难耐的夏季场景,人们无不为炎热所困扰。紧接着,“何当危坐学心斋”则透露出诗人对知识与修养的渴望,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求心灵慰藉之地。

“海螯要共诗人把”一句,运用了海螯(一种甲壳类动物)的形象,暗示着诗人在炎热之中仍不忘文学创作的执着与坚持。随后,“溪月行遭雾雨霾”描绘了一幅夏夜溪谷中迷雾纷飞、月光被遮掩的景致,这既是自然景观的写照,也象征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沉郁。

“乡国飘零断书信,弟兄流落隔江淮”两句,则表达了对家国之思念以及兄弟离散的哀愁。这里的“乡国”、“弟兄”,都是诗人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感寄托。

最后,“便应筑室苕溪上,荷叶遮门水浸阶”一段,则是诗人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在炎热之中,他希望能建造一个宁静的居所,就在苕溪之上,用荷叶遮掩门窗,以此隔绝外界的喧嚣,让心灵得以平静。水浸阶,也许是夏雨绵绵带来的景象,更增添了一份凉爽与清新。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以及内心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苏轼先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闺怨.阮郎归

琴调别鹤镜分鸾。孤灯清夜阑。龙钟双袖不曾乾。

无人空暗弹。红袖褪,翠眉残。肌消玉钏宽。

燕山莫道客衣单。闺中寒更寒。

(0)

香闺七吊诗·其一苏小小

油壁青骢久寂寥,西陵松柏雨潇潇。

梦中解唱黄金缕,脉脉春情总未消。

(0)

水明楼听雨荅二孺

莫怪溪楼冒雨来,萍踪无定老相催。

纵今岁岁来相访,百岁曾无六十回。

(0)

楚宫怨

黄土埋香翠黛销,楚妃魂逐楚云飘。

愁多自殒如花貌,岂为君王爱细腰。

(0)

陇西行·其一

一别家山万里长,多年白骨委沙场。

游魂已逐边尘散,空有高台筑望乡。

(0)

金山持心上人以造塔募缘入闽喜而有赠

锡杖年来遍五湖,津梁随处度凡夫。

宝沉汉水思庞蕴,金布祗园问给孤。

七级月中光舍利,诸天云里涌浮图。

当时玉带今何所,犹自逢人说大苏。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