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名从古号鸡冠,赭艳天然恰一般。
不语宋窗何足赏,难通西谷漫劳看。
倚风纵有如丹顶,遇敌应无似锦翰。
空费栽培污庭砌,到头不若植芝兰。
芳名从古号鸡冠,赭艳天然恰一般。
不语宋窗何足赏,难通西谷漫劳看。
倚风纵有如丹顶,遇敌应无似锦翰。
空费栽培污庭砌,到头不若植芝兰。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鸡冠花的独特魅力与命运。诗人欧阳澈将鸡冠花比喻为“鸡冠”,以其鲜明的色彩和独特的形态,展现出自然界的奇妙造化。诗中提到鸡冠花的赭色艳丽,如同天生的装饰,无需额外的修饰。
诗人接着表达了对鸡冠花的欣赏态度,认为它在静默中自有其美,不需要外界过多的关注。同时,也暗示了鸡冠花在某些方面可能不如其他花卉,比如难以与某些特定环境相融合,或是缺乏某种特殊的象征意义。
诗中还提到了鸡冠花的特性,如在风中依然保持鲜艳的红色,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但在面对敌人时,却无法像锦鸡那样展示出华丽的羽毛。这不仅描绘了鸡冠花的外在特征,也暗含了对内在品质的思考。
最后,诗人感慨于鸡冠花虽经精心栽培,却未能在庭院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最终不如种植芝兰来得实用或受欢迎。这不仅是对鸡冠花命运的一种惋惜,也是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存在价值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展现了鸡冠花的独特之处及其在不同情境下的命运,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独特见解。
倦客平生行处,坠鞭京洛,解佩潇湘。
此夕何年,来赋宋玉高唐。
绣帘开、香尘乍起,莲步稳、银烛分行。暗端相。
燕羞莺妒,蝶绕蜂忙。难忘。
芳樽频劝,峭寒新退,玉漏犹长。
几许幽情,只愁歌罢月侵廊。
欲归时、司空笑问,微近处、丞相嗔狂。断人肠。
假饶相送,上马何妨。
吾今归哉复归哉,草堂正对湖山开。
座铭漆园养生主,屏列柴桑归去来。
一闲可敌八珍美,骊驹在门端可起。
不缘老病日日增,世味从来淡如水。
故人谁非白头新,况复眼中无故人。
但馀一恨未免叹,掩关睡过今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