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水晓光动,灞桥诗境同。
冲寒骑瘦马,认影识衰翁。
长路风声里,孤城雪意中。
回头歌笑处,凄绝意何穷。
滹水晓光动,灞桥诗境同。
冲寒骑瘦马,认影识衰翁。
长路风声里,孤城雪意中。
回头歌笑处,凄绝意何穷。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元好问在甲寅十二月四日从镇阳出发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旅途中的景色与心境。
首联“滹水晓光动,灞桥诗境同”,以滹水和灞桥作为背景,晨光初照,水面上泛起微光,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诗意盎然的氛围。
颔联“冲寒骑瘦马,认影识衰翁”,描述了诗人骑着一匹瘦弱的马,在寒冷中前行的情景。通过“冲寒”二字,突出了环境的恶劣,而“瘦马”和“衰翁”的形象则暗示了诗人的疲惫与苍老,同时也体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
颈联“长路风声里,孤城雪意中”,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长路上风声呼啸,似乎在诉说着旅途的艰辛;而远处的孤城,仿佛预示着前方的未知与挑战。这一联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对未来的思考和期待。
尾联“回头歌笑处,凄绝意何穷”,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尽管旅途充满艰辛,但回首曾经的欢笑与快乐,心中依然充满了复杂的情感,难以言表。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与对过往美好回忆的深深眷恋,具有浓郁的个人情感色彩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我从盛年来,常忧行及老。
取友历险难,所志在闻道。
一日复一日,如饥望得饱。
外为名所驱,内苦意不了。
蹉跎五十馀,坐令颜色槁。
齿发日变衰,智虑始欲扫。
回首忆盛年,空负筋力好。
偃形向岩扉,束书置穷讨。
冥心闻斗蚁,纵目对飞鸟。
身安忘卑高,分足任多少。
聊称拙者心,得此悔不早。
白日照中土,坦坦万里途。
谁哉向溟濛,颠倒守一隅。
沈溺未始悟,翻笑他人愚。
荼苦甘自螫,迷索不为劬。
我以群梦中,长啸声何孤。
起视参与井,落落半有无。
启明挂东壁,闻鸡狂惊呼。
慷慨抚长剑,遐举恣所图。
一洗天地光,重拭万物苏。
行行入云逵,和风散八区。
缅兹大觉乐,始入尘劳殊。
一身宁得几,鼎鼎逝将徂。
胡不自爱惜,而以竞锱铢。
嚇腐笑庄蒙,分岐悲杨朱。
昭昭古先训,为我端其趋。
测微谅不远,勒驾难与俱。
因书发素志,感叹三嘻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