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照中土,坦坦万里途。
谁哉向溟濛,颠倒守一隅。
沈溺未始悟,翻笑他人愚。
荼苦甘自螫,迷索不为劬。
我以群梦中,长啸声何孤。
起视参与井,落落半有无。
启明挂东壁,闻鸡狂惊呼。
慷慨抚长剑,遐举恣所图。
一洗天地光,重拭万物苏。
行行入云逵,和风散八区。
缅兹大觉乐,始入尘劳殊。
一身宁得几,鼎鼎逝将徂。
胡不自爱惜,而以竞锱铢。
嚇腐笑庄蒙,分岐悲杨朱。
昭昭古先训,为我端其趋。
测微谅不远,勒驾难与俱。
因书发素志,感叹三嘻吁。
白日照中土,坦坦万里途。
谁哉向溟濛,颠倒守一隅。
沈溺未始悟,翻笑他人愚。
荼苦甘自螫,迷索不为劬。
我以群梦中,长啸声何孤。
起视参与井,落落半有无。
启明挂东壁,闻鸡狂惊呼。
慷慨抚长剑,遐举恣所图。
一洗天地光,重拭万物苏。
行行入云逵,和风散八区。
缅兹大觉乐,始入尘劳殊。
一身宁得几,鼎鼎逝将徂。
胡不自爱惜,而以竞锱铢。
嚇腐笑庄蒙,分岐悲杨朱。
昭昭古先训,为我端其趋。
测微谅不远,勒驾难与俱。
因书发素志,感叹三嘻吁。
这首诗《辨觉》是明代诗人罗洪先的作品,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头“白日照中土,坦坦万里途”,描绘了光明普照大地,道路宽广的景象,象征着人生的广阔可能性。然而,“谁哉向溟濛,颠倒守一隅”则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真理或理想时可能陷入的迷雾,比喻某些人固执己见,偏离正道。
接着,“沈溺未始悟,翻笑他人愚”指出有些人深陷错误而不自知,反而嘲笑他人的清醒。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诗人借此警示人们要勇于自我反省,避免陷入盲目自大。
“荼苦甘自螫,迷索不为劬”运用了类比手法,以茶苦自尝、迷失时不觉辛劳,来比喻人们在追求错误目标时的盲目和无知。这提醒读者要珍惜时间,避免在错误的道路上浪费生命。
“我以群梦中,长啸声何孤”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孤独感,以及对真正觉醒者的渴望。他希望人们能从梦中醒来,认识到生活的真谛。
“起视参与井,落落半有无”描绘了诗人从梦境中醒来,面对现实世界时的迷茫和不确定感。这反映了人生道路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启明挂东壁,闻鸡狂惊呼”象征着诗人对新希望的期待和对黎明的渴望。听到鸡鸣,他意识到新的开始即将到来,内心充满激动和兴奋。
“慷慨抚长剑,遐举恣所图”展现了诗人面对未来的决心和勇气,他准备以坚定的意志和行动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一洗天地光,重拭万物苏”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世界带来光明和生机,使万物复苏。
“行行入云逵,和风散八区”描绘了诗人追求理想的旅程,和风拂过大地,象征着和平与和谐。
“缅兹大觉乐,始入尘劳殊”强调了真正的觉醒带来的快乐,与世俗的劳碌形成对比。
“一身宁得几,鼎鼎逝将徂”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提醒人们要把握当下,活出真我。
“胡不自爱惜,而以竞锱铢”告诫人们不要为了微不足道的事物而牺牲自己的尊严和价值。
“嚇腐笑庄蒙,分岐悲杨朱”引用古代哲学家庄子和杨朱的故事,讽刺那些追求极端个人主义的人,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智慧的尊重。
“昭昭古先训,为我端其趋”强调了遵循古代智慧的重要性,引导人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测微谅不远,勒驾难与俱”表达了对深入探索和实践的渴望,同时也认识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
“因书发素志,感叹三嘻吁”总结了全诗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真理、觉醒、梦想等多个层面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它不仅富有哲理性,也充满了对人性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吴下风流地,重闻顾辟疆。
一丘官自拙,三径意难荒。
杖底千秋出,壶中万象藏。
搆分苍鹿柴,穿得白鸥乡。
竹露写清韵,荷飔来暗香。
破云施短屐,过雨进轻航。
鸡舌忘为吏,金茎不愿尝。
可容王子敬,门外踞胡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