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繁台二首·其二》
《九日繁台二首·其二》全文
明 / 李梦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禹庙登高人尽回,儒宫下马尽残杯。

奔陈孔甲元孤愤,去赵虞卿且未哀。

高叶下风还抱石,片云拖雨故临台。

酒阑却忆十年事,半醉呼鹰向此来。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九日繁台二首(其二)》描绘了诗人登高禹庙的场景。首句“禹庙登高人尽回”,写众人在重阳节登高禹庙,意犹未尽,纷纷返回。接着,“儒宫下马尽残杯”暗示着文人士大夫们在儒家学宫前饮酒作乐,直到杯中酒残才离开。

诗人感慨万分,想起了历史人物。“奔陈孔甲元孤愤”,暗指孔甲在陈国的孤独与愤慨,可能寓言自己或他人的失意。而“去赵虞卿且未哀”,虞卿离开赵国时的哀愁并未完全消散,诗人借此表达自己的情感共鸣。

“高叶下风还抱石,片云拖雨故临台”两句,通过自然景象寄寓深沉情绪。落叶在秋风中抱紧石头,片云带雨而来,似乎有意停留于台上,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沉重和无奈。

最后,“酒阑却忆十年事,半醉呼鹰向此来”收束全诗,酒醒后诗人回忆起过去的十年,心中百感交集,借半醉之态唤鹰相伴,流露出一种孤独而坚韧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登高为背景,通过历史典故和个人感受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个人命运的沉思。

作者介绍
李梦阳

李梦阳
朝代:明   字:献吉   号:空同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生辰:1472-1530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闻吴门消息二首·其二

承制除封八巨州,士恬马饱适逢秋。

三年弟傲群情懈,十月城围百战休。

海岛何人歌为挽,华容有女泪空流。

唇亡遂使诸蕃戚,板荡将贻上国忧。

(0)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二

渊明旷达士,未及至人情。

有田惟种秫,似为酒中名。

过饮多患害,曷足称养生。

此生如聚沫,忽忽风浪惊。

沈醉固无益,不醉亦何成。

(0)

和陶渊明拟古九首·其五

圭玷犹足磨,甑堕不可完。

素行有一失,诚负头上冠。

孔门诸弟子,贤者是曾颜。

超然季孟中,穷达了不关。

我尝慕其人,相从叩两端。

形影忽不及,咄咄指空弹。

取琴置膝上,以之操孤鸾。

寸心固云苦,中有千岁寒。

(0)

题万岁山玩月图

金银楼观蔚嵯峨,琪树风凉秋渐多。

徙倚危阑倍惆怅,月中犹见旧山河。

(0)

题并笛图

北溟苍蟠赤有只,何年飞入昭阳里。

王母抱其首,至尊抚其尾,爱之不啻如己子。

时复娇嘶作宫徵,宁王窃弄至尊喜。

一朝踊跃不可收,化作万丈长黄虬。

腾怒□觞昆仑丘,五城欲崩河倒流。

老优方作《霓裳》舞,朔风忽动渔阳鼓。

鼓声殷殷来朝阳,六龙西狩剑阁长。

欢乐极兮成悲伤,马嵬坡下尘土香。

玉奴弦索花奴鼓,阉奴节腔浑奴舞。

阿环自品玉玲珑,御手移游亲按谱。

风生龙爪玉星香,露湿鞍唇金缕长。

莫倚花深人不见,李摹擪笛傍宫墙。

(0)

和卢养元书事二首·其二

年年苛吏伤王政,往往红?叛教条。

漳水有时生小草,洞庭无地种馀苗。

伏龙雏凤应劳访,绮季黄公底用招。

闻道紫枢开锡燕,宝钉大銙赐天骄。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