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旷达士,未及至人情。
有田惟种秫,似为酒中名。
过饮多患害,曷足称养生。
此生如聚沫,忽忽风浪惊。
沈醉固无益,不醉亦何成。
渊明旷达士,未及至人情。
有田惟种秫,似为酒中名。
过饮多患害,曷足称养生。
此生如聚沫,忽忽风浪惊。
沈醉固无益,不醉亦何成。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戴良对陶渊明饮酒主题的回应,他以渊明为榜样,但对其过度饮酒有所质疑。首句“渊明旷达士”赞扬了陶渊明的豁达性格,但接下来指出他的饮酒行为可能还未达到真正的超凡境界。诗人提到陶渊明种秫(高粱,酿酒原料)可能是为了美酒之名,但他质疑这样的过度饮酒并不能真正体现养生之道。
“过饮多患害”表达了对过度饮酒可能导致身体损害的担忧,接着诗人用“此生如聚沫”比喻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暗示纵然沉醉可能带来片刻欢愉,但长期如此并无益处。“不醉亦何成”则暗示了在那个时代,饮酒或许被视为一种社交或情感宣泄的方式,不饮酒似乎也无法完全融入生活。
总的来说,戴良在这首诗中既赞赏陶渊明的个性,也提出了对饮酒适度的思考,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