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红万紫竞芳菲,何事黄花独放迟。
中谷英英零露质,东篱采采傲霜姿。
就荒曾入渊明赋,已老还怜子美诗。
不是春风故相妒,寒香自与晚秋宜。
千红万紫竞芳菲,何事黄花独放迟。
中谷英英零露质,东篱采采傲霜姿。
就荒曾入渊明赋,已老还怜子美诗。
不是春风故相妒,寒香自与晚秋宜。
这首《晚菊》由明代诗人傅圭所作,通过对晚菊的独特描绘,展现了其与众不同的风姿与品格。
首先,“千红万紫竞芳菲,何事黄花独放迟。”开篇即以“千红万紫”与“黄花”对比,强调了晚菊在百花争艳中的独特地位,它虽迟于众花开放,却以其独特的魅力独领风骚。
接着,“中谷英英零露质,东篱采采傲霜姿。”进一步描绘了晚菊的生长环境与姿态。中谷的湿润与东篱的霜冷,都成为了晚菊生长的背景,而它却能在这环境中展现出英姿飒爽,傲然独立的姿态。
“就荒曾入渊明赋,已老还怜子美诗。”这里引用了陶渊明和杜甫的诗句,借以赞美晚菊如同古代文人笔下的高洁之物,即使在荒凉之地也能绽放出光彩,即便年老也依然让人怜爱。
最后,“不是春风故相妒,寒香自与晚秋宜。”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晚菊的赞美之情,认为晚菊之所以与众不同,并非因为与春风的嫉妒,而是因为它与寒冷的秋风相得益彰,散发出独特的香气,更加符合晚秋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晚菊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更赋予了其高洁、坚韧的人格象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品质的追求。
叔宝沉迷建邺宫,厌厌夜饮清昼同。
金碧三阁插晴汉,沉檀十里闻香风。
叠石为山水为沼,后庭万花坼春丛。
狎客倡酬女学士,污词媚句争新工。
被之弦歌恣酣乐,千娥行列纷青红。
将军忽遇韩擒虎,江神今识清河公。
凭栏璧月词未终,谁知携手两妃游井中。
皇华相约醉崇台,正月海棠弥望开。
万象呈春杯潋滟,千花炫夜烛萦回。
雨馀妃带华清沐,云幕仙从绛阙来。
明岁公归对红药,吟成寄我馆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