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徐总戎登汴梁相国寺楼》
《同徐总戎登汴梁相国寺楼》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杰阁千寻起,平原四望开。

旅魂秋易断,乡思醉难裁。

魏国空流水,梁园半野苔。

登高能作赋,不独子云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徐总戎一同登临汴梁相国寺楼的情景,通过壮丽的建筑和广阔的平原景色,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历史的感慨。

首句“杰阁千寻起”,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相国寺楼的雄伟壮观,仿佛它从地底直插云霄,展现出建筑的非凡气势。接着“平原四望开”一句,视野由楼阁转向四周的平原,展现了辽阔的自然景象,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宏大的背景。

“旅魂秋易断,乡思醉难裁”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秋天本就容易引发离愁别绪,而诗人此刻身处异乡,这种情感更加浓烈。即使在醉酒之时,也无法排遣那份深深的思乡之情,可见其情感之深。

“魏国空流水,梁园半野苔”两句,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过往繁华不再的感慨。魏国的流水已成往昔,梁园也只剩下荒凉的野草,暗示了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主题。

最后,“登高能作赋,不独子云才”一句,既是对自身才能的自信表达,也是对古代文学大家扬雄(字子云)的致敬。诗人表示,即便是在登高远眺的时刻,也能挥洒文墨,创作佳作,这不仅仅是子云这样的文学巨匠才能做到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楼阁、广阔的平原、深沉的思乡之情以及对历史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历史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广州吊古·其二

白云山下即龙堆,旧日丁零大帐开。

奇畜尽从沙漠至,远人兼带雪霜来。

无多越女留炎徼,不断明妃去紫台。

朝汉有谁还朔望,雕青天子在蓬莱。

(0)

过蔡国子园亭作

海棠一树自清凉,复有梅花似吉祥。

令弟分将朱萼好,先公留得白华香。

开楼近接钟山翠,引水遥通太液光。

胜日每邀词赋客,因君孝友兴俱长。

(0)

晴川阁作

峨峨川上两飞楼,楼下烟波一片愁。

大别中分江汉水,金沙东接凤凰洲。

骚人一去无芳草,帝子重来有古丘。

可惜湖南空转战,三年不见汉时秋。

(0)

天寿八首·其五

英宗北狩返鸾旂,花萼双悬日月辉。

大隗何曾迷圣驭,单于终是畏天威。

榆河雨急龙时啸,汤岭秋高雪已飞。

此度文孙重出塞,无人更解白登围。

(0)

林叔君六十生日赋以赠之·其一

少予犹二岁,髯白已三年。

未是桑榆日,方开草昧天。

加餐休服食,好学即神仙。

六十多吾友,参差杖国前。

(0)

过何明府城隅客居赋赠

解组贫逾甚,谁怜范使君。

花从渔父乞,谷向丈人分。

半亩仙羊宅,三春野鹿群。

桐乡尸祝好,莫忆旧燕云。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