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氏生憎五蕴山,须弥原只在人间。
我今出世君知否,九万扶摇一日还。
佛氏生憎五蕴山,须弥原只在人间。
我今出世君知否,九万扶摇一日还。
这首诗以佛教思想为背景,探讨了宇宙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出世与入世的哲学思考。
首句“佛氏生憎五蕴山”,借用佛教中“五蕴”(色、受、想、行、识)的概念,比喻人生的种种束缚和烦恼,暗示出世的必要性。接着,“须弥原只在人间”,则指出真正的解脱并非远离尘世,而是要从内心寻找,即在日常生活中体悟佛法,实现自我超越。
“我今出世君知否”,诗人以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自己已经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解脱,不再被世俗所困扰。最后,“九万扶摇一日还”,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这种解脱的过程如同凤凰涅槃,虽然经历了九万里的艰难飞行,但最终只用一天就能返回,象征着心灵的快速成长与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宇宙和自我超越的深刻理解,体现了明代理学家叶春及的思想精髓。
浅晕鞓红,圆洼盏碧,蔓丝斜络。
攕香乍吐,恁受断烟凉着。
敢黄姑、红墙怨深,露华点泪罗衣薄。
怕粉阑灯灺,葹心易卷,瘦无多搦。篱脚。秋风弱。
照水影娟娟,玉河一角。缫车响月,懒妇含愁相约。
更萧娘、斜簪翠鬟,绿幺颤凤隔珠箔。
逗相思、七夕针期,唱到夜飞鹊。
钱刀能杀人,钱刀杀人何仇恩?
华屋高对南城门,死后扫墓无子孙。
黄金日多,年岁日少。岁月如宝,黄金如草。
快马行百里路,不如快鸟千里飞。
较长絜短,安有穷期?
东隣不保朝暮餐,有子赫赫今为官。
为官信足乐,出入华盖珠璎络。
仆从飘红缨,闪闪何霍霍。
白日不照黄泉,游鱼不上青天。
子且读书,我还服田。
读书不必为官,服田不必黄金千。悠哉游哉!
保此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