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池塘绿水生。竹阴深处小桥横。
鱼吹翠浪柳花行。
独倚曲阑魂欲断,沉思倾国句难成。
匆匆春晚更伤情。
雨过池塘绿水生。竹阴深处小桥横。
鱼吹翠浪柳花行。
独倚曲阑魂欲断,沉思倾国句难成。
匆匆春晚更伤情。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邵亨贞的《浣溪沙·其四·暮春杂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暮春画面。首句“雨过池塘绿水生”写雨后池塘水面泛起碧绿的波纹,显得生机盎然。接着,“竹阴深处小桥横”,通过竹林的阴凉和小桥的点缀,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意境。
“鱼吹翠浪柳花行”则进一步描绘了动态的场景,鱼儿在水面上吐出串串水泡,仿佛在追逐飘落的柳花,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情趣。然而,诗人的情绪随着景致转向内心:“独倚曲阑魂欲断”,他独自倚靠栏杆,心绪似乎被这美景触动,情感难以自抑。
最后两句“沉思倾国句难成,匆匆春晚更伤情”,诗人陷入深深的沉思,感叹即使有如“倾国”的才情,也无法捕捉到这转瞬即逝的春光,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暮春景色的欣赏与个人情感的微妙交织。
千魔万难,苦海沉沦惯。枷锁浑身强牵挽。
认檐溜、一点浮沤来又去,识不破、空华虚幻。
便酩酊朝昏,又谁知在本有真灵,万尘羁绊。
梦回酒醒,子细开青眼。闲里光阴着心看。
髑髅元不会东西,还戏弄、千古轮回无限。
但省后收心便归来,莫只待西山,日沉天晚。
自为形所累,寒饿交侵,赘疣何异。
试究虚玄从初本,有一点圆明无际。
尘缘漠漠,似千里晴空,幻生云翳。
仗此灵风,一时吹扫莫留滞。
来之翛然,往焉适耳,从伊妆点,鼠肝虫臂。
变化洪炉,存亡皆可,除外甚么堪畏。
逢魔遇阻,驾神马尻轮,去留谁计。
稳坐忘怀,始终凭此志。
蹇驴破帽,知是几度寻春,山南山北。
惆怅亭荒仙远,苔枝空绿。村醪正熟。
为花醉、何妨留宿。春光似、怕人冷落,先回空谷。
潇洒生意自足。有高标、不厌矮篱低屋。
与雪相期,侧耳隔窗虫扑。
晚晴纵步,又还信、一枝筇竹。莫嫌独。
月在画阑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