舣舟鸬鹚港,白云满高原。
借问玄英居,遗搆无复存。
精灵几百载,山鬼凭幽昏。
独遗文字香,隐隐草树根。
转盼东山麓,彷佛见柴门。
啼猿助悽恻,亦复销我魂。
渔父促归桡,牛羊下前村。
长揖者谁子,未识情已温。
云十有六叶,咸通之耳孙。
缅思幽人后,风雅天所敦。
相携就茅屋,一笑酌瓦尊。
舣舟鸬鹚港,白云满高原。
借问玄英居,遗搆无复存。
精灵几百载,山鬼凭幽昏。
独遗文字香,隐隐草树根。
转盼东山麓,彷佛见柴门。
啼猿助悽恻,亦复销我魂。
渔父促归桡,牛羊下前村。
长揖者谁子,未识情已温。
云十有六叶,咸通之耳孙。
缅思幽人后,风雅天所敦。
相携就茅屋,一笑酌瓦尊。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所作的《方玄英故居》。诗中,诗人泊舟于鸬鹚港,眼前是满目白云覆盖的高原,他探寻玄英的居所,却发现遗迹已无处寻觅。岁月流转,几百年的时光里,只有精灵与山鬼在幽暗中徘徊,唯有文字香犹存,似在草木间隐隐飘散。
诗人转身看向东山脚下,隐约可见柴扉,哀切的猿啼更添凄凉,令人心碎。接着,渔夫催促归航,牛羊群也悠然进入前村,画面生动。诗人遇见一位不知名的朋友,虽然未曾相识,却能感受到对方的热情。这位朋友是咸通年间(唐朝后期)的后裔,诗人深感其风雅出自天性。
最后,诗人想象着玄英之后的幽居生活,感叹他们的风雅是上天赋予的。他们一同走进简陋的茅屋,举杯共饮,那份淳朴的快乐让人心生向往。整首诗通过描绘故居景象和人物,表达了对古人风雅生活的敬仰和对友情的珍视。
九月西风金气辣,空场乱草带沙拔。
左手障面右扪发,日暮郊行意萧瑟。
风头一转雷鼓戛,银电光中落飞鹘。
飞鹘落地不到地,翅若冰轮旋搰搰。
我生从未逢此奇,心待迟回目先刮。
廿年读史誇贯通,谁料依然守昏瞎?
东吴短人称赤秃,十九从军充走卒。
瘦躯三尺悍兀兀,铁杆枪持六尺八。
青带齐眉束黄帓,揎袖缠肱解宽褐。
倒拖枪杆行躄躠,眼揭城门向空阔。
臂如弯弓作横担,摩杆沈吟似嫌滑。
忽复竖杆作杖扶,以杆较身半当頞。
观者当场静无聒,圜立如墙耸肩骨。
钲角不鸣鼓不伐,势有千龙走砏汃。
人枪动静争一喝,弄铁为棉碎花攃。
以枪抵风风逆奔,风劲无能犯毫末。
千人眉颤骇寒慄,白日照空竟飞雪。
老翁扪喜心肝存,童子趋防耳根割。
猛然脱手愁中人,枪过人头去飘瞥。
却于隔涧荒坟颠,倒卓摇摇类孤楔。
鬨场狂笑缨欲绝,舞者低腰自缠袜。
我心远驰万里渤,从此沈阴有昭揭。
将军诚为国爱才,岂尔无名老埋阏?
他年凯定告天子,上将麒麟署勋烈,尔返田园种葵葛。
《过南郊观赤秃儿舞铁杆枪歌》【清·姚燮】九月西风金气辣,空场乱草带沙拔。左手障面右扪发,日暮郊行意萧瑟。风头一转雷鼓戛,银电光中落飞鹘。飞鹘落地不到地,翅若冰轮旋搰搰。我生从未逢此奇,心待迟回目先刮。廿年读史誇贯通,谁料依然守昏瞎?东吴短人称赤秃,十九从军充走卒。瘦躯三尺悍兀兀,铁杆枪持六尺八。青带齐眉束黄帓,揎袖缠肱解宽褐。倒拖枪杆行躄躠,眼揭城门向空阔。臂如弯弓作横担,摩杆沈吟似嫌滑。忽复竖杆作杖扶,以杆较身半当頞。观者当场静无聒,圜立如墙耸肩骨。钲角不鸣鼓不伐,势有千龙走砏汃。人枪动静争一喝,弄铁为棉碎花攃。以枪抵风风逆奔,风劲无能犯毫末。千人眉颤骇寒慄,白日照空竟飞雪。老翁扪喜心肝存,童子趋防耳根割。猛然脱手愁中人,枪过人头去飘瞥。却于隔涧荒坟颠,倒卓摇摇类孤楔。鬨场狂笑缨欲绝,舞者低腰自缠袜。我心远驰万里渤,从此沈阴有昭揭。将军诚为国爱才,岂尔无名老埋阏?他年凯定告天子,上将麒麟署勋烈,尔返田园种葵葛。
https://shici.929r.com/shici/f5IN3P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