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南郊观赤秃儿舞铁杆枪歌》
《过南郊观赤秃儿舞铁杆枪歌》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九月西风金气辣,空场乱草带沙拔。

左手障面右扪发,日暮郊行意萧瑟。

风头一转雷鼓戛,银电光中落飞鹘。

飞鹘落地不到地,翅若冰轮旋搰搰。

我生从未逢此奇,心待迟回目先刮。

廿年读史誇贯通,谁料依然守昏瞎?

东吴短人称赤秃,十九从军充走卒。

瘦躯三尺悍兀兀,铁杆枪持六尺八。

青带齐眉束黄帓,揎袖缠肱解宽褐。

倒拖枪杆行躄躠,眼揭城门向空阔。

臂如弯弓作横担,摩杆沈吟似嫌滑。

忽复竖杆作杖扶,以杆较身半当頞。

观者当场静无聒,圜立如墙耸肩骨。

钲角不鸣鼓不伐,势有千龙走砏汃。

人枪动静争一喝,弄铁为棉碎花攃。

以枪抵风风逆奔,风劲无能犯毫末。

千人眉颤骇寒慄,白日照空竟飞雪。

老翁扪喜心肝存,童子趋防耳根割。

猛然脱手愁中人,枪过人头去飘瞥。

却于隔涧荒坟颠,倒卓摇摇类孤楔。

鬨场狂笑缨欲绝,舞者低腰自缠袜。

我心远驰万里渤,从此沈阴有昭揭。

将军诚为国爱才,岂尔无名老埋阏?

他年凯定告天子,上将麒麟署勋烈,尔返田园种葵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九月西风中的奇特表演,主角赤秃儿舞动着铁杆枪,其技艺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表演的壮观场面和观众的反应,同时也蕴含了对人才价值的思考。

首句“九月西风金气辣”,点明了表演的时间和环境,秋风凛冽,金气逼人,营造出一种肃杀而又充满力量感的氛围。接下来,“空场乱草带沙拔”描绘了表演场地的景象,杂草与沙土交织,预示着即将上演的精彩。

“左手障面右扪发,日暮郊行意萧瑟”则通过赤秃儿的动作和神情,表现了他的专注与孤独。随着“风头一转雷鼓戛,银电光中落飞鹘”的转折,表演正式开始,雷声、闪电和飞鸟的描写增添了神秘与紧张的气氛。

“飞鹘落地不到地,翅若冰轮旋搰搰”通过飞鸟的动态,进一步渲染了表演的震撼力。赤秃儿的技艺之高,连飞鸟都难以触及地面,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他舞枪的绝技。

“我生从未逢此奇,心待迟回目先刮”表达了诗人对这场表演的惊叹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未能亲历如此奇观的遗憾。接下来的“廿年读史誧贯通,谁料依然守昏瞎?”则反思了历史知识与现实经验之间的差距,以及个人认知的局限性。

“东吴短人称赤秃,十九从军充走卒”介绍了赤秃儿的身份背景,他虽出身卑微,但凭借卓越的武艺赢得了人们的尊敬。接着描述了赤秃儿的外貌特征和装备,以及他在表演中的动作,如“倒拖枪杆行躄躠,眼揭城门向空阔”。

“臂如弯弓作横担,摩杆沈吟似嫌滑”通过比喻,展现了赤秃儿舞枪时的优雅与力量的结合。最后,“观者当场静无聒,圜立如墙耸肩骨”描绘了观众的反应,他们被表演深深吸引,全场一片寂静。

“钲角不鸣鼓不伐,势有千龙走砏汃”进一步强调了表演的震撼力,仿佛千龙在空中翻腾,场面壮观。而“人枪动静争一喝,弄铁为棉碎花攃”则表现了表演中人与枪的互动,以及铁杆枪在空中划出的美丽轨迹。

“以枪抵风风逆奔,风劲无能犯毫末”展现了赤秃儿舞枪时与自然力量的对抗,即使面对强劲的西风,他的枪也能够逆风而行,毫末不侵。这一场景既体现了技艺的高超,也象征着人的意志与勇气。

“千人眉颤骇寒慄,白日照空竟飞雪”描绘了观众的反应,他们的表情因恐惧和震撼而变化,甚至仿佛天空中出现了飞雪。这不仅增加了表演的神秘色彩,也反映了人们内心的强烈情感。

“老翁扪喜心肝存,童子趋防耳根割”通过老少两代人的不同反应,进一步展现了表演的影响力,老翁感到喜悦,童子则警惕防范。这种对比突出了表演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不同触动。

“猛然脱手愁中人,枪过人头去飘瞥”描述了表演的高潮部分,赤秃儿突然将枪抛出,枪头划过观众头顶,这一瞬间充满了紧张与刺激。

“却于隔涧荒坟颠,倒卓摇摇类孤楔”则通过一个意外的结局,展现了表演的不可预测性和戏剧性。枪最终落在了远处的荒坟上,形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

“鬨场狂笑缨欲绝,舞者低腰自缠袜”描绘了表演结束后观众的反应,他们爆发出狂笑声,而舞者则低腰自缠袜,可能是在整理自己的装束或准备离开。

“我心远驰万里渤,从此沈阴有昭揭”表达了诗人对这场表演的深刻印象,以及它对自己心灵的触动。他仿佛被带到了遥远的海洋边,感受到了光明与希望。

“将军诚为国爱才,岂尔无名老埋阏?”表达了对赤秃儿这样有才能的人未得到应有的认可和赏识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社会公正和人才价值的思考。

“他年凯定告天子,上将麒麟署勋烈,尔返田园种葵葛”则是对赤秃儿未来的美好祝愿,期待他能够得到应有的荣誉,并回归宁静的生活,继续在田园中耕作,享受平凡而幸福的日子。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赤秃儿舞枪表演的壮观与震撼,也蕴含了对个人命运、社会公正以及人才价值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检书偶见故王侍郎嘉叟旧与余倡和之什良用慨

文字名三世,精神运五兵。
徒看遗墨在,却叹曲池平。
浙右频犀麈,江东几兕觥。
倡酬今已矣,抚卷泪纵横。

(0)

九月五日周少府卫秀才会饮吴波亭周有诗因次

碧水初微落,黄花亦未簪。
三人千里客,尊酒五年心。
我独年齐白,君皆句似阴。
不妨铛脚坐,聊作夜深吟。

(0)

开交代将至喜而成篇

三年泮水冷无毡,赢得萧萧雪满颠。
晚景不妨供彩戏,他乡安敢废诗篇。
賸将杯酒浇行色,速赁双童担近编。
任是身归落雁后,乡心先抵磬湖边。

(0)

六月晦日同楼少府由钱塘门至上竺遂游下中竺

联舆缓步踏葱苍,十里荷香杂稻香。
庚暑此时无一点,秋风明月洒长廊。
林间岩洞侵衣润,水际亭台彻骨凉。
何处山泉落檐溜,恍疑飞雨晓浪浪。

(0)

磬湖之侧累拳石为山岩谷幽邃有巫庐台霅之趣

背湖临槛碧崔嵬,万壑千岩咫尺开。
坐觉巫峰天际落,忽惊庐阜眼中来。
地偏未害心还远,潭小何妨水自回。
竟日相看两不厌,老夫真个似童孩。

(0)

十一月二日与陆明府陈广文黄使君吴都曹江广

菊色犹黄处,梅花未发天。
三山千里客,一笑六同年。
公等多朱绂,予方乏坐毡。
清谈仍痛饮,应作画图传。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