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交几寓入行封,每为奇游少定踪。
白雪新篇惭下里,黄梅法座识南宗。
清秋孰与吟怀壮,薄宦其如旅思浓。
到处青山君是客,莫将羁勒笑尘容。
知交几寓入行封,每为奇游少定踪。
白雪新篇惭下里,黄梅法座识南宗。
清秋孰与吟怀壮,薄宦其如旅思浓。
到处青山君是客,莫将羁勒笑尘容。
这首诗《答林存古》由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通过诗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与官场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联“知交几寓入行封,每为奇游少定踪”开篇即点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独特旅行经历的向往与追求。诗人与友人共同探索未知,追寻不同寻常的旅程,却往往难以找到固定的归宿或目标,暗示了人生旅途的不确定性和探索精神。
颔联“白雪新篇惭下里,黄梅法座识南宗”运用比喻手法,以“白雪新篇”自比新作,谦虚地表示自己的作品可能还达不到高雅的境界;“黄梅法座识南宗”则表达了对佛法或某种高深学问的认同与理解,暗示了诗人不仅在文学上有所追求,在精神层面也有着深入的探索。
颈联“清秋孰与吟怀壮,薄宦其如旅思浓”转入对季节与心境的描写。清秋时节,诗人以壮志满怀的心情吟诵诗歌,但面对微薄的官职和繁重的旅途思念,内心的情感显得更为复杂和沉重。这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隐含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尾联“到处青山君是客,莫将羁勒笑尘容”以“到处青山”象征诗人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而“君是客”则强调了诗人作为外来者的身份。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即使身处异乡,也要保持豁达的心态,不要被世俗的束缚所累,应以轻松愉快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情、自然与官场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
旧墓人家归葬多,堆著黄金无买处。
天涯悠悠葬日促,冈坂崎岖不停毂。
高张素幕绕铭旌,夜唱挽歌山下宿。
洛阳城北复城东,魂车祖马长相逢。
车辙广若长安路,蒿草少于松柏树。
涧底盘陀石渐稀,尽向坟前作羊虎。
谁家石碑文字灭,后人重取书年月。
朝朝车马送葬回,还起大宅与高台。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
白衫眠古巷,红索搭高枝。
纱带生难结,铜钗重欲垂。
斩新衣踏尽,还似去年时。
花开草复秋,云水自悠悠。
因醉暂无事,在山难免愁。
遇晴须看月,斗健且登楼。
暗想山中伴,如今尽白头。
曾住炉峰下,书堂对药台。
斩新萝径合,依旧竹窗开。
砌水亲看决,池荷手自栽。
五年方暂至,一宿又须回。
纵未长归得,犹胜不到来。
君家白鹿洞,闻道亦生苔。
精思堂上画三身,回作仙宫度美人。
赐额御书金字贵,行香天乐羽衣新。
空廊鸟啄花砖缝,小殿虫缘玉像尘。
头白女冠犹说得,蔷薇不似已前春。
汉家都护边头没,旧将麻衣万里迎。
阴地背行山下火,风天错到碛西城。
单于送葬还垂泪,部曲招魂亦道名。
却入杜陵秋巷里,路人来去读铭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