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其四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水调歌头·其四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全文
宋 / 程珌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

楼前多景,中原一恨杳难论。

却似长江万里,忽有孤山两点,点破水晶盆。

为借鞭霆力,驱去附昆崙。望淮阴,兵冶处,俨然存。

看来天意,止欠士雅与刘琨。

三拊当时顽石,唤醒隆中一老,细与酌芳尊。

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

(0)
鉴赏

这首宋词《水调歌头·其四》以登高远眺为背景,展现了词人对国家分裂、壮志未酬的感慨。开篇"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描绘了广阔天地间南北界限模糊不清的景象,隐含对国家统一的渴望。接着,"楼前多景,中原一恨杳难论",表达了词人对中原沦陷的深深遗憾,以及这种情感的难以言表。

"却似长江万里,忽有孤山两点,点破水晶盆"运用比喻,将长江与孤山比作打破宁静的画面,象征着战乱中的孤立与突兀。词人希望借助"鞭霆力"驱散战争乌云,恢复和平,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

下片转向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望淮阴,兵冶处,俨然存",怀念淮阴的历史军事重地,暗示了对英雄人物的期待。"看来天意,止欠士雅与刘琨"引用典故,表达出词人期盼出现像士雅和刘琨那样的英勇人物来扭转乾坤。

最后,词人借"三拊顽石",寓意激发历史的沉睡力量,唤醒诸葛亮般的智者,共谋复兴大计。"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以季节更替暗喻时局变迁,期待一场大雨洗净北方的战火尘埃,寓意着和平的到来。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登楼远望,表达了词人对国家统一、英雄人物再现以及和平愿景的深深期盼。

作者介绍

程珌
朝代:宋

程珌(1164~1242),宋代人,字怀古,号洺水遗民,休宁(今属安徽)人。绍熙四年进士。授昌化主簿,调建康府教授,改知富阳县,迁主管官告院。历宗正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权右司郎官、秘书监丞,江东转运判官。
猜你喜欢

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0)

和沈书记同访林处士

山中宰相下岩扃,静接游人笑傲行。

碧嶂浅深骄晚翠,白云舒卷看春晴。

烟潭共爱鱼方乐,樵爨谁欺雁不鸣。

莫道隐君同德少,樽前长揖圣贤清。

(0)

丰乐亭小饮

造化无情不择物,春色亦到深山中。

山桃溪杏少意思,自趁时节开春风。

看花游女不知丑,古妆野态争花红。

人生行乐在勉彊,有酒莫负琉璃钟。

主人勿笑花与女,嗟尔自是花前翁。

(0)

中秋不见月问客

试问玉蟾寒皎皎,何如银烛乱荧荧。

不知桂魄今何在,应在吾家紫石屏。

(0)

蓦山溪.大石

湖平春水,菱荇萦船尾。空翠入衣襟,拊轻桹、游鱼惊避。晚来潮上,迤逦没沙痕,山四倚。云渐起。鸟度屏风里。

周郎逸兴,黄帽侵云水。落日媚沧洲,泛一棹、夷犹未已。玉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个甚,烟雾底。独爱莼羹美。

(0)

入直召对选德殿赐茶而退

绿槐夹道集昏鸦,敕使传宣坐赐茶。

归到玉堂清不寐,月钩初照紫薇花。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