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潞州别驾眼如电,左手挂弓横撚箭。
又不见雪中骑驴孟浩然,皱眉吟诗肩耸山。
饥寒富贵两安在,空有遗像留人间。
此身常拟同外物,浮云变化无踪迹。
问君何苦写我真?君言好之聊自适。
黄冠野服山家容,意欲置我山岩中。
勋名将相今何限,往写褒公与鄂公。
君不见潞州别驾眼如电,左手挂弓横撚箭。
又不见雪中骑驴孟浩然,皱眉吟诗肩耸山。
饥寒富贵两安在,空有遗像留人间。
此身常拟同外物,浮云变化无踪迹。
问君何苦写我真?君言好之聊自适。
黄冠野服山家容,意欲置我山岩中。
勋名将相今何限,往写褒公与鄂公。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赠写真何充秀才》。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历史上的豪杰与现实中的友人,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真实感悟和超脱物外的哲学思考。
首句“君不见潞州别驾眼如电”以潞州别驾的英勇形象开篇,描绘了一位武将的英俊威猛。紧接着,“左手挂弓横撚箭”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英勇气质。这两句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英雄豪杰的一种向往。
接下来的“又不见雪中骑驴孟浩然”转而描绘了一位文人的高洁形象,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隐逸诗人,以其清高脱俗闻名。这两句通过对孟浩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文人雅士的一种赞美。
“饥寒富贵两安在”一句,诗人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即不论是贫穷还是富贵,都只是暂时的现象。而“空有遗像留人间”则表明,无论是豪杰还是文人的伟大,最终都只能留下一些遗迹和记忆。
“此身常拟同外物,浮云变化无踪迹。”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脱的思想,认为自己的身体和外界的事物一样,都会随着时间而改变,没有永恒的存在。这种观念体现了古代中国哲学中的自然法则观念。
“问君何苦写我真?”这句询问,为何要如此执着于对诗人本真的描绘。紧接着,“君言好之聊自适。”表明,即便是朋友的赞美,也不过是一种自得其乐的心境。
最后两句,“黄冠野服山家容,意欲置我山岩中。”诗人通过描述朋友的自然态度和对山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脱尘世、归隐山林的一种愿望。同时,这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对于清贫自守的一种审美情趣。
“勋名将相今何限”通过历史上的高官显贵,提出一个关于功名的哲学问题,即这些曾经显赫一时的人物,现在又有何用?而“往写褒公与鄂公”则是诗人提及古代的贤良,表达了一种对于德行和才华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和对现实友人的赞美,以及哲学问题的提出,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超脱的审美情趣。
凤嘴匀初,鸦翎染遍,暗藏银孕。
尘飞不上,闪闪砑光如镜。
镂旋螺惯填小幅,云峰花鸟纤毫钉。
料琐鱼深贮,鹧斑蛾绿,镇教相并。几净。看交映。
想浮天一叶,海帆风猛。钿工市罢,估客乍添归兴。
甚求仙、徐福不还,秦女晓梳犹未省。
待清吟、试续香奁,衍波笺写赠。
中秋过了,候波潮消息。
我亦扁舟趁风色,有故人、携手共剪疏灯,拚醉倒,便不看潮也得。
子城凉月近,作意窥檐,一片秋声恰吹入。
记莺边折柳,蝉底怀人,又听到、南鸿一一。
纵不饮、高眠亦何妨,但辜负相逢,今宵可惜。
溪师摇橹。问因甚、呕哑不住。渚烟汀树。
断岑响秋雨。载酒载诗箧,碧浪湖天容与。
故林秪隔重邮,早难忘、剪莼处。朝朝暮暮。
挂凉席、沿镜暗度。杜鹃无语。是谁引归路。
山庄冷泉外,竹织篱门须补。
只怕香上情牵,又抛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