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日月莲花歌》
《日月莲花歌》全文
宋 / 汪莘   形式: 古风

伟哉天地间,谁家两枝莲。

红莲一枝瑰子鲜,白莲一枝雪样妍。

两花径面各千里,压尽众草无朱铅。

不见卖花翁,不知阿谁担南躔又北躔。

不见卖花蜂,但见乌蟾两点追过天津桥那边。

有时双晕更整整,有时五彩尤戋戋。

有时露下花头湿,有时风起花头偏。

五凤衔入渊中渊,六龙插上天中天。

一入一上知何年,至今络绎如梭穿。

花敛作昏舒作昼,世间未识春前后。

神农教民乱耕耨,唐侯指出两花定节候。

唐侯司花方少年,朝朝暮暮长与花周旋。

苟非其人子莫传,为花拣得花中仙。

姚家爱花故不俗,花前自鼓薰风曲。

綵旗幻出芙蓉面,晚来旗脚薰风转。

此花不费一钱买,付与后来司花作模楷。

青春飞过秋飞回,红白芙蕖花自开。

曾观尧舜山河去,也见汉唐池馆来。

看花人逐年年改,畴昔看花几人在。

惟有阿兄日珠姊月珠,坐乘两花抚四海。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èliánhuā
sòng / wāngshēn

wěizāitiānjiānshuíjiāliǎngzhīlián

hóngliánzhīguīxiānbáiliánzhīxuěyàngyán

liǎnghuājìngmiànqiānjìnzhòngcǎozhūqiān

jiànmàihuāwēngzhīāshuídānnánchányòuběichán

jiàncǎihuāfēngdànjiànchánliǎngdiǎnzhuīguòtiānjīnqiáobiān

yǒushíshuāngyūngèngzhěngzhěngyǒushícǎiyóu

yǒushíxiàhuātóu湿shīyǒushífēnghuātóupiān

fèngxiányuānzhōngyuānliùlóngchāshàngtiānzhōngtiān

shàngzhīniánzhìjīnluòsuō穿chuān

huāliǎnzuòhūnshūzuòzhòushìjiānwèishíchūnqiánhòu

shénnóngjiàomínluàngēngnòutánghóuzhǐchūliǎnghuādìngjiéhòu

tánghóuhuāfāngshǎoniáncháocháochánghuāzhōuxuán

gǒufēirénchuánwèihuājiǎnhuāzhōngxiān

yáojiāàihuāhuāqiánxūnfēng

cǎihuànxiǎngróngmiànwǎnláijiǎoxūnfēngzhuǎn

huāfèiqiánmǎihòuláihuākǎi

qīngchūnfēiguòqiūfēihuíhóngbáihuākāi

céngguānyáoshùnshānjiànhàntángchíguǎnlái

kànhuārénzhúniánniángǎichóukànhuārénzài

翻译
天地之间多么伟大,哪户人家拥有两朵莲花。
红莲一朵像瑰宝般鲜艳,白莲一朵洁白如雪般娇艳。
两朵花各自绽放千里,压倒了所有草木,无需任何装饰。
看不见卖花的老人,也不知是谁挑着花担走过南北道路。
看不见采蜜的蜜蜂,只见两点乌光在天津桥那边追逐。
有时花瓣成双,整齐排列,有时色彩斑斓。
有时雨露打湿花头,有时微风吹动花朵摇曳。
莲花被五凤衔入深渊,又被六龙插入云霄。
它们何时入渊何时升天,长久以来如同穿梭的丝线。
花儿收敛时是黄昏,舒展时是白天,世间还未明了春的前后。
神农教百姓耕种,唐侯指出莲花代表四季的变换。
年轻的唐侯专司花事,日夜陪伴花朵,精心照料。
如果不是合适的人,无人能理解这花中的仙子。
姚家因爱花而显得不平凡,他们在花前弹奏着熏风之曲。
彩色旗帜幻化出芙蓉般的花颜,傍晚时分,旗边的薰风更加强烈。
这花无需花费一文,留给后世司花者作为典范。
春天过去秋天又回,红白荷花自然盛开。
我曾见证过尧舜时代的山河,也见过汉唐时期的池馆。
看花的人逐年更换,当初那些赏花的人还有几个在呢。
只有兄长日珠和姐姐月珠,每日陪伴着这两朵花,抚育四海。
注释
伟哉:多么伟大。
谁家:哪户人家。
瑰子:瑰丽的宝石。
雪样:洁白如雪。
径面:面对面,这里指花与花之间的距离。
朱铅:比喻华丽的装饰。
卖花翁:卖花的老人。
南躔:南方的道路。
北躔:北方的道路。
乌蟾:黑色的月亮,指夜晚。
天津桥:古代地名,今洛阳附近。
双晕:花瓣的对称排列。
五彩:多种颜色。
络绎如梭:连续不断,像织布的梭子一样。
神农:传说中的农业始祖。
唐侯:古代官职,此处代指某位官员。
司花:掌管花卉。
薰风:温暖的春风。
模楷:榜样,典范。
芙蕖:莲花的别称。
尧舜:古代两位贤君。
池馆:园林建筑。
畴昔:从前,往昔。
日珠:可能指太阳或兄弟的名字。
月珠:可能指月亮或姐妹的名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莲花图景,通过对红白两枝莲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力的勃发与美好。诗中的意象丰富,色彩斑斓,既有静谧之美,也不乏生动之感。

开篇“伟哉天地间,谁家两枝莲”即设定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把莲花塑造成了一种神圣的存在。紧接着对红白莲花的描绘,不仅形象鲜明,更透露出诗人对纯洁与美好事物的向往。

“两花径面各千里,压尽众草无朱铅”则展示了莲花在自然界中的独特地位,它们不受外界污染,独立自存在。这里,“两花”指的就是那两枝红白色的莲花,而“朱铅”则是古人用来比喻尘世杂质之物。

接下来的几句“不见卖花翁,不知阿谁担南躔又北躔。不见卖花蜂,但见乌蟾两点追过天津桥那边。”通过对卖花人的缺席和蜜蜂活动的描写,强化了莲花与尘世隔绝的意象,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红尘的诗人情怀。

“有时双晕更整整,有时五彩尤戋戋。有时露下花头湿,有时风起花头偏”则展示了莲花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变化,既有阳光照耀下的鲜艳,也有雨水滋润后的清新,更有风吹过的轻盈,这些细节描写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

“五凤衔入渊中渊,六龙插上天中天。一入一上知何年,至今络绎如梭穿”这一部分,则是对莲花生命力的赞美,它们仿佛与神话中的凤凰、龙共舞,生生不息。

“花敛作昏舒作昼,世间未识春前后。神农教民乱耕耨,唐侯指出两花定节候。”这里通过对古代圣贤的引述,强调了莲花与时间流转、季节更迭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

“唐侯司花方少年,朝朝暮暮长与花周旋。苟非其人子莫传,为花拣得花中仙。”这一段落,则是对莲花守护者的一种赞美,他们年轻时就开始与花为伴,与之共同成长。

“姚家爱花故不俗,花前自鼓薰风曲。綵旗幻出芙蓉面,晚来旗脚薰风转。”这里对“姚家”对莲花的喜爱进行了描绘,他们对花的钟爱已经达到了与花同化的地步。

“此花不费一钱买,付与后来司花作模楷。青春飞过秋飞回,红白芙蕖花自开。”这一部分则表达了一种超脱物质的纯粹欣赏态度,以及对莲花生命力的一种赞美。

“曾观尧舜山河去, 也见汉唐池馆来。看花人逐年年改,畴昔看花几人在。”这里通过历史的长河来回顾过去的诗人与莲花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流逝时光的感慨。

最终,“惟有阿兄日珠姊月珠,坐乘两花抚四海”则是对那两位与莲花共生的神仙的一种描绘,他们不受世俗的羁绊,与自然合一,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高境界。

作者介绍

汪莘
朝代:宋   字:叔耕   号:柳塘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生辰:1155~1227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猜你喜欢

泰州九日登望海楼怀梁公智黄幼章

把菊偏惊久客情,淮河西下蓟鸿声。

楼船万里沧波涌,砧杵千家朔吹生。

绝塞频年犹住牧,故乡多难未休兵。

君看天地干将气,不为悲秋泪满缨。

(0)

宝应张氏丛桂园同皇甫子循郭次甫黄淳甫赋八首·其四海月台

明月生东海,万里飞烟彩。

我欲往拾之,清光在兰茝。

(0)

九日姚伯子陈伯春陆无从张叔龙集斋中得风字·其三

薄禄堪沽酒,浮生吏隐中。

江枫摇落处,犹得映房栊。

(0)

维扬太守行

维扬太守何雄哉,朝天昨上黄金台。

鸡喈喈,鱼钥开。乌鹊飞,五马来。

旦以驱,夕以驰,出宣上德思民疲。

上曰三辅汝治之,五谷再熟蚕八丝。

子弟衿佩谈书诗,饰遣随计刀布赍。

丁庸不取釜不肥,骑竹之童请还期。

九门煌煌日渐高,天官尚书奏尔劳。

有诏解赐秋水刀,襜帷敕去章贤豪。

幸哉淮海今乐土,维扬太守民父母。

何以寿之酒与脯,何以乐之歌且舞。

蜷蜷者旃,哕哕其鸾,蹑骢父马行翩翩。

中和乐职歌殿前,愿我圣主寿万年。

(0)

送胡宪使伯贤赴滇中六首·其二

诏下楼船习水犀,昆明更在益州西。

非缘圣主贤臣颂,争遣王褒祀碧鸡。

(0)

张掖门留别曾以三缮部

燕市千杯送我归,中原交友似君稀。

易为易水悲歌泪,难把河梁落日衣。

霜草台边孤骑去,朔云天畔几鸿飞。

谁怜长乐听钟客,独向江淮忆禁闱。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