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天一方,风沙惨日色。
欲陟彼高处,支离自不力。
满道飞纸钱,我且将安适。
塞上小儿女,哭声一何极。
哭声不可闻,哭辞人不识。
抱书上床眠,眠去省太息。
西南天一方,风沙惨日色。
欲陟彼高处,支离自不力。
满道飞纸钱,我且将安适。
塞上小儿女,哭声一何极。
哭声不可闻,哭辞人不识。
抱书上床眠,眠去省太息。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西南地区因风沙而使日色惨淡的景象。诗人欲登高远望,却因身体虚弱而力不从心。道路两旁飘扬着纸钱,诗人不禁思考自己的归宿。他联想到边塞的小儿女们,他们的哭声哀痛至极,无法听闻,更不知哭辞的对象。诗人抱书上床,沉沉睡去,梦中也不免发出叹息。
此诗通过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象和边塞儿女的悲苦生活,表达了对生命脆弱、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清明的哀愁与边塞的苦难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出门厌嚣尘,入门倦佔毕。
驾言城北园,滞思顿觉失。
方池环修篁,广陌卫行栗。
先雪梅已苞,后霜草犹茁。
上跻极高明,旁穿复深密。
主人真喜事,秀句屡盈帙。
招呼文字饮,及此三馀日。
山林与钟鼎,零茂本非匹。
斯游岂偶然,书板记甲乙。